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简论“语文味”的缺失与重塑简论“语文味”的缺失与重塑 【摘要】:语文课堂实践是培育学生的听、说、读、写有用能力、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的重要一环。反观现实,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渐失语文应有的“味道”,主要表现为:听、说、读、写能力逐渐不足;老师和学生个性化失衡;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语文学科个性不突出,并提出当代语文课堂可以通过从积极推动学科的个性化、处理好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立足文本,把握课堂、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育几个方面找回“语文味”的建议。 【关键词】:语文味;个性化;老师主导;学生主体性 自 1903 年独立设科以来,语文教学实践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进展,到今日一直为人所批判,无论是教育调查还是语文一线老师的体验,都有迹象表明学生对语文学习渐渐失去兴趣,甚至厌恶语文学习。语文所特有的培育审美、陶冶情操能力何在?学生越来越不喜爱语文的原因很多,但语文教学越来越失掉“语文味”确实是重要的一方面。 一、“语文味”的提出 程少堂先生于 20XX 年提出“語文味”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存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而现代语文语文课堂常常会被批判为学科特征不明显,像“历史课”又像“政治课”,事实也是如此,在今日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课之所以没有达到语文味的境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缺乏个性的张扬了”。【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味的提出是语文教学个性化的需要。 二、语文课堂失掉“语文味”的表现 (一)听、说、读、写能力逐渐不足 “课堂的活跃,应该是师生双边思维的活跃,想象的活跃”,【2】老师要在课堂活跃中真正调动起学生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学生一起说,看似使课堂生动活泼,实则缺乏连贯性,学生的逻辑思维力很难得到培育,导致看似精彩纷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呈的课堂,实则混乱荒谬。但是,这种只重视自由张扬不重视因势利导,只强调尊重学生,不强调尊重学科等错误观念却逐渐滋生起来。 另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学生不愿开口读书,更甚者失掉了读书的兴趣。每当早读,并不是朗朗读书声,而是死气沉沉。 再者,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令人堪忧。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甚至对一个人心性的养成也十分重要。钱理群先生说过,“对人的培育和对写作的训练是统一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