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精准扶贫及安居工程的典型经验做法 精准扶贫及安居工程的典型经验做法一、做到精准扶贫与产业进展相结合 ,挖掘产业特色,做到“一村一法““一户一策“。 1、根据贫困户的产业进展意愿,我乡红卡户 90 户已全部自愿申请加入市金融产业合作组织,以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参加地方金融机构资本经营,实现稳定、高效增收的目的。 2、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依托我乡招商帮扶企业 XX菌草公司,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带动我乡 XX 村、XX 村和 XX 村三个村的贫困户进展食用菌种植,实行贫困户统一种植和分户种植相结合,把 36户红卡户全部吸收到合作社,并要求专业合作社与所有入股的贫困户签订《贫困户入股协议书》,专业合作社确保每户入股的贫困户每年的收益达到股本金的 10%以上,让贫困户增收致富;3、XX 村、XX 村和 xx 村利用自身资源条件,进展“水里养鱼、水面养鸭、山里养鸡”的立体养殖基地,将部分贫困户吸收到合作社,实现贫困户增收致富 4、XX 村利用山场计划种植 30 亩猕猴桃,于 20xx年 8 月成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吸收村里 14 户红卡户和 11 户蓝卡户加入合作社,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二、做到精准扶贫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突出做好农村安居工程,实现“不让一户农户居住在危旧土坯房里奔小康”。 1、经过前期摸底调查,初步核定全乡现有危旧土坯房 399 栋,其中新建户267 户,维修户 132 户(XX 村新建户 25 户,维修户 18 户)。现在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具体数据以调查核实为准。 2、将农村安居工程与移民搬迁有机结合,着力打造洲背、XX、XX 等移民点建设。 三、做到精准扶贫与文化扶贫相结合,创新文化扶贫“主阵地、主内涵、主力军、主旋律、主渠道”五种模式,展开了湘赣边陲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1、深度挖掘客家文化,改编为具有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和山歌对唱等艺术作品。传承与保护 XX 文化,对 XX 村 XX 民居进行了统一改造,新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了 XX 文化活动中心和象征 XX 的巨型凤凰雕塑,彰显 XX 特色文化魅力,为进展乡村旅游扶贫奠定了基础。 2、邀请本市知名艺术团体来表演沟通,鼓舞民间艺术团主动走出去演出。开展农村有用技术培训,根据群众意愿,组织农民进行沼气池建设、奈李、猕猴桃种植与管理等方面的专题学习培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