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统分结合,岳池川菜基地探路现代农业新模式统分结合,岳池川菜基地探路现代农业新模式 卢锦根 聂梦兮 核心示范 高标准培育地道食材 4 月初,记者来到位于岳池县苟角镇的川菜基地一期曾拱桥村观景平台,放眼望去,经过调形整理的 1.2 万亩高标准农田如一个巨型的调色盘,挥洒在错落有致的 9 村 3000 余农户之间。阳光辉映下,600 亩油菜硕果满枝,丰收在望;1000 亩蜜梨枝繁叶茂,长势喜人;4000 亩稻田、“稻+鱼”“稻+鸭”梯次排开,片片新绿中泛出粼粼波光;7000 亩蔬菜瓜果地上,多支农民作业小组正在播种、移栽、施肥、浇水,欢声笑语中写满了甜蜜。 作业小组播种施肥 川菜基地的“稻田+鱼”种养循环区一角 川菜基地公司总经理梁徐(中)向记者介绍智能化育苗大棚建设情况 “前面正在施工的大棚就是川菜基地的智能化蔬果幼苗培育车间,这是整个基地的核心。”广安农业进展总公司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川菜基地公司总经理梁徐说,“智能化育苗大棚 1 月 31 日开始建设,目前大棚主体已搭建完成,正在安排智能设备,很快将建成投产。” 智能化育苗车间占地 21.8 亩,总投资 745 万元,共有连栋钢架薄膜育苗大棚 10 栋,建有通风系统、苗床水肥一体化系统、保温系统等配套设施。 梁徐说:“大棚建成后,完全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培育蔬果幼苗。将极大地提高蔬菜苗生产能力,种苗全部提供给基地内各村农户,在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下进行标准化种植,不仅保证了品质,而且改变了农户过去散种粗放的方式,实现规模化生产。” 在大棚两侧整齐的土地上,农民正在田间忙着播种玉米,移栽南瓜、冬瓜,繁忙而有序。正在领取生产物资的苟角镇红朝门村村民宋桃光,去年 4 月发动村里 200 户村民从川菜基地承包了 200 亩土地种植南瓜。作为主体责任人,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桃光负责与公司对接,并组织村民进行管护。宋桃光说:“以前家家户户种庄稼都是一亩三分地,一次性种 200 亩地,想都没想过。现在不同了,既有优良的品种,又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不怕种不好。去年每亩收入达到了 1500 元,今年继续干!”谈话间笑意写在了脸上。 刚从外地学习取经回来的岳池农业进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川菜地道食材进展中心主任邓南新告诉记者,川菜基地已与中国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由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为基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并研发新技术、新品种,目前已开发出 60 个蔬菜瓜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