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聚焦城市低收入群体|城市低收入群体聚焦城市低收入群体|城市低收入群体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窘迫,仅有的收入只能维持温饱,他们常常为看不起病而犯愁,高楼大厦更是“黄粱一梦”。而政府现有的救助力度有限,保障也是杯水车薪。 场景一:天津市河西区秀峰里社区 状况:下岗失业靠打工牵强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乔洪杰,今年 49 岁,是一名下岗失业人员,原是天津市棉纺二厂的职工,妻子马淑萍 49 岁,是天津市棉纺四厂的职工,现在夫妻双下岗。他平常在天津财经大学打工,在澡堂子做清洁工,一个月 360 元;儿子在超市打工,一个月900 元。妻子 1990 年代失业时不到 40 岁,当时拿了 4900 元就被厂里“一脚踢”了,现有病不能工作。 在乔洪杰家,一家三口挤在 20 多平方米的破房子里,厨房当成 20 多岁儿子的卧室,两平方米的凉台成了灶台。民政部门每月给他 458 元住房补贴。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唯一一台旧空调还是工友送的,年久失修,漏水不能用。 现在他主要靠夫妻双方的哥哥、姐姐帮一点,不然生活过不下去。他说:“像我这样还有收入的,比起吃低保的困难户还要好一些。” 华延友原来在天津市河西区同乐食品厂干装卸工,1994 年时因工伤损伤了颈椎,由于当时厂里怕出工伤会影响全厂的奖金,于是厂里没有报工伤,而是把他送到了医院治疗,后来厂里拿不出钱,他只能回家养病。企业改制时,厂里给他补偿了 7000 元就不再管了,现在他什么保障都没有。由于颈椎的伤势严重,他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全家就靠着妻子开间小理发店,一个月 1000 多元的收入牵强度日。 ――秀峰里小区居民共有 2200 多户,其中 843 人没有工作,78 人残疾,80来户享受低保。这里是天津市低收入群体主要聚居区,小海地居住区大约有 15万人,他们大都是低收入家庭。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目前,60%的人低于 1.9 万元的天津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现在,天津市仍有 17 万户居民的人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他们靠吃低保来维持生计。20XX 牟天津市的最低生活保障为 430 元。 场景二:上海市闸北区交通社区 状况:生活难上难,只能住在棚户区 一大片棚户区大部分是两三层的居民楼。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十分破旧,屋檐用石棉瓦搭建,上面压着砖头瓦块。住户门前或巷道里搭建了大量的违章建筑。假如发生火灾,消防车注定是进不来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