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肠道养护_养护肠道的计谋肠道养护_养护肠道的计谋 请做一道选择题:人体内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哪个?答案有 3 个:①心脏;②肝脏;③肠道。 正确答案是③,即肠道,你答对了吗? 有调查资料为证:全国约有 3000 多万人承受着慢性顽固性肠道疾病的困扰,每年有超过 10亿人次出现腹泻或便秘症状,新增大肠癌患者达 40 万之多;其中白领一族的患病率高达 24%以上。肠道问题轻者影响工作与生活,重者诱发糖尿病、过敏性疾病甚至癌症等严重疾患,绝对不是盏省油的灯。 肠道为何如此多灾多难呢?与其承担的生理使命有关。人每天所吃的食物全都要在这里分解、吸收,剩下的残渣也要从这里排出体外,肠道无异于人体的“加油站”与“下水道”,几乎体内所有的脏活累活都压在了它的肩头。以一块牛排为例,你在口中咀嚼最多 10 分钟后吞下,迅疾经食道进入胃中,胃马上动员大约 3 升的盐酸来“碾磨”,直至成为糊状物,历时约 1 个半到 2 小时进入小肠,小肠粘膜立即开始吸收养分,并输入血流,循环到全身组织与器官发挥滋养作用,剩下的废物约 10~12 个小时后被推入结肠,让大肠粘膜吸收所含的水分,开始形成粪便,粪便以时速 10 厘米的速度向乙状结肠移动,并临时储存起来,到达一定储量时便刺激直肠产生便意,人随之如厕而将其排出体外,一般 24 小时可排出 50%,48 小时基本完全排出。换言之,食物从你的口腔到最后离开你,整个旅行时间长达两个昼夜之久,其中 90%以上时间是待在肠道里的。由此可见肠道的负担有多大,对全身健康有多重要,难怪一些医学专家将其称为人体“健康中心”,一点也不过分。 肠道健康“便”先知 遗憾的是肠道深藏于肚子里,如何知道它的健康状态呢?看看大便吧。日本一位专门从事大便讨论的专家日野贞雄博士归纳出 5 字诀:量、色、形、味、质,即从大便的数量、形状、颜色、气味与质地(硬度)等指标,来评估肠道的健康状态。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先看大便的形状与硬度,主要取决于含水量,如水份含量 70%~80%为正常便,呈香蕉状;水份含量高于 80%为软便,呈半膏状,见于轻泻患者;水份含量低于 70%呈圆滚状或坚硬状,见于便秘患者(包括痉挛性便秘与迟缓性便秘);水份含量超过 80%(呈泥状)或 90%(呈水状),则见于腹泻患者。 再看大便量,取决于人的进餐量,特别是三餐所摄入膳食纤维的多少。如日本人吃的膳食纤维较多,每天可排出大便 150~250 克,重量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