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草原 一、中心 课文记叙了作者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二、文章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三、表达特点 1、把写景和感受融合起来写。 2、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象写得具体可感。 想象的好处:使景物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充满画面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草原风情。 四、课后题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第一句话直接写了草原的景色,第二句话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好处是:情因景生,景因情美,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五、作者介绍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龙须沟》。 - 1 - 2、丁香结 一、中心 《丁香结》这篇散文,作者由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二、表达方法 虚实结合(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三、填空 1、课文前半部分写了丁香花的颜色、香味、形状,以及丁香花陪伴“我”的写作,课文后半部分写了由丁香引发的联想。 2、“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中“丁香结”比喻解不开的愁怨。四、课后题 1、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豪端(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里的“积雪”指白色的丁香花,可以从后面的“香气直透毫端”看出来,也可以从前面的话中猜测到,如“有三棵白丁香”白色的丁香花缀满枝头,与“积雪”非常相似。 3、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丁香结如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作者认为,人生虽然总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令人烦忧,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问题,人生也少了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