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信息报告学习周活动的补充说明1、有条件的管理局卫生监督所可以开展集中办班学习,条件不足的可以在各自岗位上进行自学。23、为确保学习效果,参加此次学习的学员每人需要完成一份《信息报告学习效果检测试题》,由管理局卫生监督所信息管理员收集后,与问题反馈、信息报告工作人员名单、活动总结一并发送至zhuiqiuwcl@126.com信息报告学习效果检测试题1、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制度自正式实施以来,先后进行了()次重大的调整。最后一次修订是在()年。2、本规定对“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已建卡的单位,每年应填报一次”修订为“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已建卡的单位,(),必须进行修正或补充填报”。3、公共场所的“单位类别”根据现行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为()种。4、案件查处信息卡在“执行结果”项目中增加了“()”和“实际履行罚款金额”。5、每张信息卡均由()、()、()三个部分构成。6、信息卡首部由被监督(被查处、申请)单位名称、()、地址(即生产经营的实际地址)、行政区划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经济类型代码等6个项目组成。7、经常性卫生监督信息卡中正文由被监督单位的基本情况、()、监督日期等项目组成。8、被监督单位信息卡中正文由被监督单位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状况、卫生许可情况等项目组成。9、案件查处信息卡中正文由被查处单位基本情况、单位类别、()、其他处理情况等项目组成。10、信息卡尾部由报告单位、报告单位负责人、()、报告日期等项目组成。11、经常性卫生监督信息卡用于收集各专业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基本信息,便于统计监督户次和()等工作量。12、9张案件查处信息卡用于收集卫生监督查处案件中对违法行为作出的责令整改、()、()、限期整顿、罚款等相应处理措施的信息(包括立案后不作行政处罚和仅实施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信息)。13、信息卡填报流程分为6个步骤:采集信息、录入信息、()、()、生成汇总表、查询信息。14、对被监督单位只要监督了,不管有、无变化,均应填报(),有变化时还要修正录入被监督单位卡。15、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卡应在建设项目(包括跨年度的建设项目)每完成()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后填报;在完成下一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后的()个工作日内,对上次填报的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正填报。16、一个建设项目同时涉及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多专业内容时,应()填报。17、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应在授予许可或()后5个工作日内填报。18、在监督过程中发现被监督单位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进行补充或修正填报。19、一般程序案件实行“()”制度,简易程序案件应在()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报告。20、一般程序案件的第一次报告应在()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填报;第二次应在()后5个工作日内对原信息卡就结案情况进行补充报告(跨年度结案的案件也应填报)。21、()后不作行政处罚和仅实施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应在结案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报告。22、对报告系统内审核通过和系统导入的信息(即生效的信息),至少()进行一次查重、查漏和查错。23、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确定(),负责卫生监督信息的管理工作。24、卫生监督人员作为卫生监督信息的()、(),负责相关卫生监督信息的收集、录入、审核等工作。()和()是两个角色,不能为同一个人。25、在收集、录入、审核、上报卫生监督信息的整个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结合卫生监督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准确无误地完成卫生监督信息的填报工作,并确保信息数据的()性。26、各类涉及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的原始资料,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纳入档案管理,定期、完整地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保存期限为()年。27、被监督单位信息卡中,①实行卫生许可管理的单位填报()上载明的单位全称,②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非医用辐射)等被监督单位填报()载明的单位全称。28、新办卫生行政许可以及需要纳入经常性卫生监督范围的被监督单位,不论其是否正常生产经营均填“()”。29、“听证”一栏只填报()案件。30、简易程序案件,其“()”一栏空缺;立案后不作行政处罚和仅实施行政强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其“()”一栏空缺。31、信息卡尾部的报告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