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莫言《枯河》中的变异及叙事策略

莫言《枯河》中的变异及叙事策略_第1页
1/7
莫言《枯河》中的变异及叙事策略_第2页
2/7
莫言《枯河》中的变异及叙事策略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莫言《枯河》中的变异及叙事策略莫言《枯河》中的变异及叙事策略 《枯河》是莫言以童年视角看取社会、人生、人性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悲剧故事。主人公小虎是一个身心不健全的孩子,常常受嘲弄、挨打,却有着高超的攀树技能。在书记的女儿小珍的怂恿下,小虎勇敢地爬上全村最高的白杨树为小珍折树杈,不料连同树杈摔落下来,砸晕了小珍,这意外导致小虎被村支书、哥哥、母亲、父亲等人轮翻毒打,身心俱创。于是在挨打当晚,小虎便离家出走,悲惨地死在了村中的枯河里。 作家莫言有着不幸的童年,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以不幸儿童的视角来表现生活中的悲剧,《枯河》延续了这一创作特点。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在语言、意象营造及叙事策略上却显示了其独特的审美意味。 一、语言的变异 变异即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制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制造意象的方式。[1] 成功的变异能使作品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 语言的变异在莫言的小说中相当常见,这一特点在《枯河》中也体现得极为鲜亮。如小说中多次对月亮的描写: “一轮巨大的水淋淋的鲜红月亮……” “他摔倒在沙窝里时,月亮颤抖不止,把血水一样的微光淋在他赤裸的背上。” “这时,他非常辛酸地仰望着夜空,月亮已经在正南方,而且褪尽了血色,变得明晃晃的……” 月亮本是静物,小说却用“水淋淋”、“血色”、“颤抖”等词来描写、修饰,这样的描写虽在语符表层的搭配上不合常规,却取得了良好的修辞效果:一则这些词自身带有鲜亮的形象感,使月亮不仅具有异常的颜色且富有动态感,把原本没有生命的、静态的月亮写活了,在文中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二则语符表层搭配上的不合常规打破了读者常规的阅读经验,造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给人以新奇感。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类似的,小说对周边环境其他事物的描写,也运用了大量的变异的语言: “几颖瘦小的星斗在日月之间临时地放出苍白的光芒。” “匆忙中,他看到从忽然变扁了的瓦房里,跑出了一个身穿大花袄的女人,她的嘴巴里发出马一样的叫声。” “……黑黑的眼睛半睁半闭,一缕蓝色的血顺着她的嘴角慢慢地往下流。” “村子里一声瘦弱的鸡鸣,把他从迷蒙中唤醒。” “他看到父亲满眼都是绿色的眼泪,脖子上的血管像绿虫子一样蠕动着。” 照常规看来,星斗本无所谓“瘦小”,光芒也不会有颜色,瓦房更不会“变扁”,沙土也不会“暄腾腾”。女人的叫声又怎么会和“马一样”?血怎么会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莫言《枯河》中的变异及叙事策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