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法律规范而灵动: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法律规范而灵动: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 结题报告是对整个课题讨论项目行动的综合表述,是课题讨论资料中最具价值也最为系统的表述性文本。一篇结题报告,就是一份相应课题讨论的答卷主件,亦如一本专著的拓展性目录,必须要结构性地回答所有关于对应课题讨论的基本问题。通俗地讲,就是要回答清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去的?”“抵达了吗?”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根据本人多年课题讨论与科研管理的经验,要基本说明讨论情况,结题报告中以下的一些版块不可或缺,标注“*”者,尤应重点阐述。我们可以把这些基本版块称之为“八股”,但绝不能僵硬地理解为类似于科举考试答卷的固定格式,现实中,课题讨论各不相同,结题报告的具体表述没有统一的模式。但课题结题报告的“八股”,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厘清关键概念,找准项目定位,审视讨论设计,回顾探究历程,梳理讨论成果,反思实践行动。此“八股”类似于结题“述职”时必须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指引课题组法律规范判析自己的讨论实践。如何在“八股”基础上亮出本课题的独特视角、学术内涵、实践根基和成果价值,就有赖于结题报告的灵动撰写了。在“法律规范”基础上的“灵动”表述,考验着课题组的学术思考、逻辑统筹和实践落实。 为具体加以说明,以本人撰写的“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讨论”报告为例。 一、课题的提出(讨论背景、课题的缘起等) 此版块主要交代课题讨论的起因和基础,文字表达宜简洁、明了,要紧扣课题名称中的核心关键词,依据相关背景因素中的不同层次,逐层解释。 例如“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讨论”: 1.课题讨论的背景 第一,课程改革宏观背景。(略) 第二,课程实施操作困难。(略) 2.课题讨论的意义与价值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本课题讨论旨在通过讨论式实践,构建一个讨论型的课程实施共同体,促进我市各个区域之间、各个组织单元之间(教育行政机构、教学讨论单位、基层学校)有效联动,开发课程资源,组织区域性指导,在课程门类、课时安排、内容呈现、教学组织、学习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为基层学校和一线老师提供材质辅助、技术服务和精神激励,全面有效地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尝试通过实践讨论,推动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启动、全面实施并最终达到常态化、法律规范化操作,真正实现该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