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介词语义探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介词语义探究 摘 要:本文从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介词困难的现实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原型范畴和意象图式理论讨论英语介词的多项语义,对如何提高英语介词教学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英语介词;语义 一、 问题的提出 很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之初就对英语介词产生畏难情绪,导致英語学习困难。讨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讨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英语介词与汉语中的很多词汇一样,除了有本身意义以外,还有其延伸意义,假如不是系统学习,学习者很难掌握各项意义之间的联系。二是人类对空间关系的认知在范畴化和概念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文化习惯的人们在确定物体的空间关系时会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而且会有先入为主的特点。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英语介词时,往往会以汉语习惯建立空间关系,同样的道理,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我国学习者在学习英语介词时会受到汉语和英语两种空间范畴系统的双重影响,而且汉语的影响更强,这导致在英语介词学习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三是英语多义介词教学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对介词的核心意义和延伸意义区分也不够,或者是简单将介词的各个义项教给学生,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或者根据语境来猜想其意义,导致学习者不能完整掌握英语介词的核心意义和延伸意义。 二、 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介词意义的阐释 虽然介词是语言学中的教学难点,但英语介词的存在对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强英语介词的讨论。20 世纪 70 年代,认知语言学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系统开始出现,其后经过不断完善,逐渐涵盖了人工智能、心理学、语言学等知识,对语言的讨论和利用以及教学实践有极大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促进作用。本文重点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原型范畴和意象图式理论讨论英语介词的多项意义。 (一) 概念隐喻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Lakoff 和 Johnson 提出和进展了概念隐喻理论,隐喻包括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三种基本类型。作为一种认知手段或工具,隐喻的本质是概念,跨概念领域的系统映射,隐喻在表达中是将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应用于另外一个认知域中。通过隐喻,人们能清楚地表达某些概念,甚至表达词的本义。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