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畜共患疾病及其防治 一、人畜共患疾病: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 (1)草原猴或绿猴疱疹病毒感染(B-Viru s Infection)。①感染媒介动物:猕猴类。②人类临床症状:肌痛、发热、头痛:神经性疾病:麻木、感觉异常、复视、运动失调、贮尿、抽搐、吞咽困难等。③传染途径:唾液(咬伤)、抓伤。 (2)马堡病毒症(Marbu rg-Viru s disease):①感染媒介动物非洲绿猴或其他灵长类;②临床症状:肌痛、发热、头痛、器官坏死、出血性休克、眼结膜溢血、恶心、呕吐、严重下痢、白血球减少;③传染途径:接触、空气传染;人类之间可经由血液、分泌物或精液传染。 (3)猴痘(Monkey pox )。①感染媒介动物:猕猴。②人类临床症状:类似天花症状,例如发热、头痛、背痛、虚脱、偶有腹痛。③传染途径:接触传染或呼吸道感染。 (4)良性表皮猴痘。①传染媒介动物:猕猴类。②临床症状:眼睑、脸部、身体或生殖器有局部的卵圆形或圆形隆起红斑。③接触传染。 (5)麻疹(Measles)。①传染媒介动物:灵长类。②临床症状:发热、结膜炎、鼻炎、咳嗽、口腔内有科普力克氏斑点(红晕小白点于颊部黏膜),然后在脸部及其他部位出现皮疹。⑧空气传染、呼吸道分泌物接触能传染。 (6)甲型肝炎(Hepatitis A)。①传染媒介动物:黑猩猩、绒猴、石蟹猕猴、枭猴。②临床症状:发热、身体不适、厌食、恶心、腹部不 2 适、黄疸。③传染途径粪便感染、消化道感染、饮水等。 (7)韩国出血热(Korean hemorrhagic fev er)。①传染媒介动物:大鼠。②临床症状:肌痛、头痛、咳嗽。③传染途径:吸入感染、啮齿类动物咬伤、伤口污染。 (8) 淋 巴 结 性 脉 络 丛 脑 膜 炎 病 毒 感染症 (L,y mphocy tic choriomeningitis v iru s infection)。①传染媒介动物:小鼠、仓鼠。②临床症状:类似流行性感冒症状,但有头痛、肌肉痛、发热、恶心、呕吐、喉痛、畏光。有时亦见发疹、下痢、咳嗽、瞻望。容易被误认为流行性感冒、疱疹性脑炎或结核性脑炎。③接触感染,接触小鼠粪便和尿液、吸入受污染的灰尘、咬伤。 (9)狂犬病(Rabies)。①传染媒介动物:所有哺乳类。②临床症状:头痛、肌痛、发热、抽搐、昏厥。③传染途径:咬伤、皮肤伤口或黏膜感染含狂犬病毒的唾液。 (10)仙台病毒感染症(Sendai v iru s infection)。①传染媒介动物:小鼠、大鼠、仓鼠。②临床症状:呈现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主要是呼吸道感染症。③传染途径:空气感染。 二、人畜共患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