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社会属性,注定我们常处在各种复杂情绪中,因为我们都想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必然使我们为此“千辛万苦”,也自然会生出万般无奈与惆怅,但我们是乐于接受惆怅中的艰辛,也能掌控自己的情绪的。之所以能,还是因为这就是人的宿命:你必须为你的生命与生活承担责任。至于人是否被情绪控制,其实主要取决于你是否善待情绪,是否容忍令人惆怅的种种落差。 想想,如果你的生活里只有开心,没有别的,你会是什么样子?当然对你重要的思考,是你的情绪化对你的意义是什么?情绪,本是人认识自己的镜子,相同的情绪,会因人而看出不同的意象或意义,比如,若它是阴雨,有人看到的是阴霾之脸,有人看出是朦胧之美的脸。不知你从你的情绪中看到的自己是谁。 总是情绪化的人,意味着内心压抑了许多欲望有待见光,或说存留着许多未满足的希望有待实现。 从性格角度说,情绪化的人,有着过高(或叫脆弱)的自尊感,或焦虑的人格特质。这需要等待,等待理清自己内心愿望的秩序,然后去为自己的愿望一一去行动。人的情绪不可能做到始终稳定,但可以做到在情绪不稳之时,如何不被情绪束缚,说表象一点,那就是无条件接受情绪的自然出现,亦即不敌意不抗拒它;说根本一点,那就是承认自己个性的局限,无条件接受你生活中必然存在的落差、失意的同时,尽其力去兑现自己的心愿。 一个故事—— 某人在知道地球是圆的之后,就每天走在大街上,反复地对他见到的每一个人说,地球是圆的。不久,这个人被强行送到精神病院。 此人所说的虽然没错,但如果这些没错的话被过度重复,这种做法本身就有问题了。事实上,我们经常会碰到永远说着正确的话并且不断重复那些话的人。比如领导对下级、父母对孩子,等等。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人没有被送去治疗。 这些人永远说着正确的话,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因为他们不自信——如果说一些具有原创特点的话,他们担心会出错,会被别人抓住把柄。所以,他们就把那些完美无缺、滴水不漏的话当成自己的话来说,用来增加自己可怜的自尊。 第二,这些人天生就有虐待他人的倾向。人与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但这些人因为想虐待别人,又怕别人不乐意,就变着花样 来干 。说十 分 正确的话,就是他们虐待他人的一种方 式 。因为,这些话的特点是,说的人越 说越 高 兴 、越 过瘾 ,听 的人越 听 越 难 受 ——且最难 受 的是——不舒 服 了,连 反击 的可能 性 都 没有。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