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民事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顾名思义是侵犯权利的行为。在法律上,侵权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行为人虽无过错,但法律特别规定应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害行为,也属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和犯罪行为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行为可能同时构成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两者并不矛盾。侵权行为是对民事主体的侵害,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是对受害人的补救。犯罪行为侵犯的是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刑事责任是对行为人的惩罚。在发生侵犯行为时,法律为保护受害人的利益,特在侵权行为人和受害人之间形成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侵权行为之债。其中,侵权行为人是债务人,而受害人是债权人。 侵权行为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以侵害对象不同,可分为侵害财产权行为和侵害人身权行为;按致害人的人数多少,可分为单独侵权行为和共同侵权行为。按侵权人行为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积极侵权行为和消极侵权行为。一般的侵权行为都是致害人以积极行为作出的,但对负有法定或职务上积极行为义务的人该行动时不行动,也可构成侵权。例如铁路扳道工未实施扳道行为致火车出轨。但一般人见死不救也只是负有道义上责任,在法律上不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行为最常用的分类是依据致害人承担责任主观上是否要有过错,有过错才承担侵权责任的一般侵权行为,无过错也要承担侵权责任的是特殊侵权行为。 承担一般侵权行为责任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 )有损害事实。无损失就不承担责任。损失包括物质上损失和精神上损失。物质上损失可能是致害人侵犯受害人财产引起的,如纵火烧毁房屋;也可能是侵犯受害人身体引起的,如打人致伤花费的医疗费。精神上损失如人格受侮辱、名誉受损等。(2 )加害行为的违法性。有损害事实,行为人还不一定承担责任。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才承担责任。正确执行职务的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都属合法行为,不承担责任。(3 )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即使有违法行为也不承担侵权责任。例如甲打伤乙,后乙死亡,但经鉴定死亡是因为乙已到肝癌晚期。甲就不能对乙的死亡负侵权责任。或乙仅是轻伤,由于医生丙的重大医疗事故致乙死亡,甲也不能对乙死亡承担侵权责任。但对因伤而花费的医疗费,与甲的行为就有因果关系。上述三个条件是构成侵权行为责任的客观条件。但是具备上述条件仍不一定要承担侵权责任,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