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西方教育理论的人性性格

论西方教育理论的人性性格_第1页
1/6
论西方教育理论的人性性格_第2页
2/6
论西方教育理论的人性性格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西方教育理论的人性性格论西方教育理论的人性性格 【摘 要】 本文提出并分析西方教育理论具有人性性格,指出人性论是西方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本文认为人性论与教育理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决定关系。一般地,性恶论者持“外铄说”的教育观,性善论者持“内展说”的教育观。 【关键词】 人性性格 性善论 性恶论 外烁说 内展说 教育作为一项培育人的社会活动,与人类文明一样古老。综观人类历史上的教育理论,可谓是群星灿烂,各自有别却又自成一说,我们要善于反思和批判。“什么是教育”,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了奥古斯丁时间式的难题,“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①对于这种类似的难题,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挖掘和反思前人提出教育理论的根据和哲学基础。 本文所指称的人性论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人性是什么(what human beings are),即人性之事实如何;二为人性应该是什么(what human beings should became),即人性之应该如何。②前一个涉及人性的事实推断,即人性的“实然”状态。后一个涉及人性的价值推断,即人性的“应然”状态。从逻辑上看,回答“人性是什么”是哲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第一步,③面对“恶”的人性事实状态之推断,必定会提出一个理想的“人性应该如何”的价值之推断和追求,并提出一整套达到这个“应然”状态和目的的措施和手段。这些措施和手段中,诉诸于教育,就形成了教育理论,并且是教育理论的深层次的人性论基础。 一、外铄说——性恶论者的教育观 在西方思想史上,明确提出“性恶论”是在中世纪,把人性论系统化理论化的是被称为“基督教之父”的奥古斯丁。④ 1.人性事实之推断——性恶论 在《上帝之城》里,奥古斯丁先以大篇幅的史实驳斥了异教徒将罗马城陷落的原因归罪于摈弃罗马传统信仰、独信基督教从而得罪了罗马旧神的观点。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⑤然后便转入了对现实社会种种罪恶现象根源的分析上。奥古斯丁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原罪说”,奥古斯丁承袭了《圣经·旧约》的观点,认为人类罪恶深重,人人皆有原罪。 在《忏悔录》里,奥古斯丁对原罪的由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万物是上帝从虚无中制造出来的,从总体上讲,起初是好的,但是每一具体事物和上帝相比都缺乏上帝的至善。这种缺乏就是恶的来源,表现在人身上,就出现了人的原始罪恶。奥古斯丁认为,犯罪作恶并非由于恶自身有什么原因,完全是由于人滥用了上帝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西方教育理论的人性性格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