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外科的发展史王国政包荣广(搜集整理)微创外科从起步构想以至完整思想体系的形成,从零星仪器、器材的凑合以至成套设备的供应与不断改进,从个别动物实验和临床尝试以至在广大外科领域各个专科内的普遍应用,持续逶迤不下一百余年。1901 年德 Kelling 首用膀胱镜观察狗的腹腔。1910 年瑞典 Jacobaeus 用腹镜检查人的腹腔。1928 年俄 Ott 以额镜为光源,用陷凹镜观察孕妇腹腔。1928 年德 Kalk 用之作肝穿活检。1938 年匈 Vress 发明安全气腹针。二战期间,阻难频频,进展缓慢。50年代,英 Hopkin 发明柱状透镜,提高了光导效率。60-70 年代,德 Semm 配套设计了气腹机、冷光源、热凝装置及其他专用器材,施行大量妇科手术。1983 年,英 Wickham—位对泌尿内镜深有造诣的泌尿外科医生,首次提出了显微外科(minimallyinvasivesurgery,MIS)的概念[1]。使 MIS 的诞生在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条件均告具备。至 1987 年,法 Mouret 成功施行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1988 年法 Dubois 连续完成了 LC36 例,并在翌年结合录像公布于世,引起哄动。1990 年以后,MIS 发展迅猛,在普外、胸外、妇产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等各个专科领域内遍获开花、增华。整个 90 年代可称是 MIS 得到全盛发展的时代:初期,MIS已在外科各个领域中有所施展;中期,MIS 进入相对成熟期;后期,开始探索肿瘤的微创治疗。—时间,彻底改变了外科界毫不问津内镜诊断治疗的局面,对长期统治外科医师头脑的:"切口越大,暴露越清楚;手术范围扩大,则治疗更彻底"的传统理念提出了质疑。于今,MIS 已无愧地成为外科发展史中,继麻醉、抗菌无菌、临床营养治疗学、器官移植后的又个伟大里程碑[2]。微创外科在普外科中的应用MIS 本身不能被视作一门专科,而更代表一种外科新哲学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手段,其主导思想是在保证获得最佳外科手术效果的同时,将病人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创伤降至最低的程度。简言之,MIS 的内涵是以腔镜外科及/或内镜外科来替代传统外科,以兼收微创、保效、省时、节用之利;广义地说,它还包括一切利用微小切口和微小创伤的外科治疗手段,如 B 超或CT 引导下的穿刺/注射、射频、冷冻、热凝及微波等治疗技术,以及各种放射介入治疗等。MIS 之应用于外科领域内的各大、小专科,又转而促进了大量专用器械如内镜超声仪、超声刀、微型穿刺设备和手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