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工艺技术规程1.总则1.1 为使企业生产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以下简称排水管)产品质量达到GB/T11836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及JC/T640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要求,不断提高全行业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特制订本工艺技术规程。1.2 本规程适用于GB/T11836 及 JC/T640 中规定的产品种类和产品规格,并采用离心、悬辊、立式震动工艺制作排水管,以及采用立式挤压和芯模振动加压工艺制作排水管的企业,采用其他工艺制作同类产品的企业可参照执行。1.3 本规程对排水管生产过程提出的各项工艺技术要求,是企业生产的技术依据。各企业应结合生产条件和产品特点等实际情况,制订本企业的工艺操作规程。2.原材料2.1 水泥2.1.1 生产排水管可采用不低于强度等级32.5 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其性能符合GB175《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99《快硬硅酸盐水泥》 、GB748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134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JC714《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规定。离心工艺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2.1.2 进厂水泥应有水泥厂提供的标注有生产许可证标记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袋装水泥包装袋上应有品种、强度等级、 生产厂名和出厂日期及生产许可证标记。水泥厂要提供水泥检验报告,根据需要应提供碱含量指标。2.1.3 袋装水泥应按生产厂名、品种、强度等级分别码放,不得混垛,并有防雨、防潮措施;散装水泥也按上述要求分仓储存,不得混仓。储存中的水泥不应有风化、结块现象。2.1.4 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或水泥出厂超过3 个月时,应复验其强度等级、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并按试验结果使用。2.2 砂子应符合GB/T14684 《建筑用砂》的规定。宜采用细度模数为3.0~2.3 的中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3%。当采用海砂制作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时,其氯盐含量 (以 NaCl 计)不得大于 0.1%。2.3 石子2.3.1 石子应符合GB/T14685 《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大于15%,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2.3.2 石子最大粒径,对于混凝土管不得大于管壁厚的1/2,对于钢筋混凝土管不得大于管壁厚的1/3,并不得大于环向钢筋净距的 3/4。采用悬辊和挤压工艺时,宜选用粒径稍小的石子。2.4 进厂的砂、石应分开堆放在坚硬的地坪上,其中不得混有杂草、树叶等。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