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构件正截面设计的若干问题2.1 结构设计中截面内力的确定1、内力计算过程① 根据所要分析的结构对象→基本结构模型;② 根据需要考虑的作用(作用大小及方式)→完成结构分析;③ 由结构分析结果→各控制截面的内力(M,N,V,T,对于正截面内力为 M,N)。2、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规定对于非抗震结构,《规范》规定: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GKQ1KciQiK21.2(1.41.3(1.41.3niSSSS或)或)GGQ11KQiciiK21.2(1.41.3(1.41.3niSC GCQCQ或)或)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GKciQi K11.35(1.41.3niSSS或)GKciQiiK11.35(1.41.3niSC GC Q或)2.2 正截面的设计原则及正截面受力的分类1、设计原则对控制截面由最不利的组合内力(M,N)进行设计。2、正截面受力的分类6 类达到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的截面应力和应变沿截面的分布。正截面的受力分类图正截面的 M-N 关系3、小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方法的演变(详见讲义)。4、受弯构件计算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① 受压钢筋强度的取值问题, (详见讲义)。② “T”形截面的有关问题, (详见讲义)。2.3 正截面的受力分析1、矩形截面的受力分析及承载力的简化计算① 截面的受力分析当给定构件的截面尺寸, 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以及配筋情况(如下图所示),可以进行如下三类问题的分析:● 给定截面承受的极限轴力uN ,求出uN 的作用位置0e 和截面能够承受的极限弯矩uM 。● 给定截面达到极限状态时的中性轴位置,求截面能够承受的极限轴力uN 和极限弯矩uM 。● 给定轴力 N 下该截面的 M关系。进行以上的截面分析需要:(a) 变形协调条件(平均应变的平截面假定) ;(b) 材料本构关系(钢筋、混凝土的ccss,);(c) 力平衡条件(弯矩,轴力) 。● 对于第 ① 类问题,需要经过叠代试算,以偏压构件(截面非全截面受压)为例,其主要步骤如下:正截面受力分析图(1)假设在偏心轴力作用下截面的实际中和轴位置ux 如上图所示。具体可采用“二分法”进行,即由于ux 的范围是u00xh , 先假设00(0) / 20.5uxhh ;(2)根据应变分布图形由几何关系确定出各排钢筋的应变大小如图所示:uisicnuxsx计算出的应变压力正、拉为负;(3)根据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确定各排钢筋的应力si;若:s iysfE取:siyf若:s iysfE取:siyf若:yssiysfEfE取:sisisE(4) 根据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确定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C ;cuxCb dxo这里可以选取不同的cc 关系。如对中低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