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近四十年来中国环境史史料讨论的回顾与思考近四十年来中国环境史史料讨论的回顾与思考 [摘 要]近四十年来,中国环境史史料讨论在理论、个案、区域等方面均呈现出讨论成果丰富、讨论人员广泛、讨论时段集中等特点,但亦存在重视历史文献而忽略口述、图像等史料,以及个案分析多而综合讨论较少等问题和不足。未来的中国环境史史料讨论,需拓宽环境史史料的范围,加强环境史史料的综合比较讨论和理论讨论,真正全面地整理相关环境史史料,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中国环境史讨论的本土化。 [关键词]中国环境史;史料学;本土化; 环境史作为一门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于 20XX 年在中国取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中国关于环境的记录和思考起源于远古三代,而对环境史的讨论则起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直至 20 世纪 80 年代才得以普遍开展①。若从 1980 年算起,中国环境史讨论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的进展历程,取得了可喜的讨论成果,很多学者从各自的讨论领域和关注层面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总结②。而史料是历史讨论的基础,中国环境史的进展离不开相关史料的挖掘和利用。近年来,有关中国环境史史料的讨论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从理论、区域到案例等方面均有不少成果涌现。有学者曾对此进行了梳理,但仅梳理至20XX 年,且有部分遗漏,相关分类亦有继续讨论和完善的必要③。本文在前人讨论的基础上,将已有的中国环境史史料讨论成果分为 1980—20XX 年和 20XX—20XX 年两个时段进行梳理,并总结其特点和不足。由于目前的讨论中环境史文献、环境史史料的名称常常同时使用,因此,本文的梳理亦将环境史史料、环境史文献的讨论成果一并纳入;又因气候、灾害、疾病等领域的讨论与环境史及其史料密切相关,故在梳理时亦部分兼及气候、灾害、疾病等领域的讨论成果。囿于个人见闻,难免有所遗漏,尚请见谅。 一、1980—20XX 年中国环境史史料讨论 此时期虽然环境史这门学科尚未正式在中国确立,但有关环境史的讨论内容、理念、方法等已经传入中国并引起了相关讨论者的关注。国内从事世界史、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经济史、社会史、民族史、灾害史(灾荒史)、气候史(气象学)、农史、历史地理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学者在各自的讨论领域进行了辛勤的探究,许多社会、灾害、氣候、古籍整理等方面的讨论成果与环境史讨论密切相关,不少涉及环境史史料这一讨论选题。 (一)理论与方法层面的讨论 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