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追寻英雄“杨子荣”追寻英雄“杨子荣” 20 世纪 70 年代初,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彩色电影在我故乡的小山村上映后,杨子荣光彩照人的形象立即让我们产生了双重崇拜——对英雄、对英雄的扮演者。我们不知不觉地将杨子荣——童祥苓两个名字重叠在了一起。对英雄的崇拜和对艺术家的崇拜,让我萌生了有朝一日亲眼见到童祥苓先生的愿望。这个愿望时隔 38 年才得以实现。 20XX 年 10 月,我来到上海访问了童祥苓。走近童先生,感到特别亲切自然。沟通的话题很快引到了京剧上,也自然先由《智取威虎山》说起。一谈起《智取威虎山》,童先生精神焕发,激情满怀。我深切感受到童先生作为京剧艺术家所独具的艺术风范,仿佛又见到了舞台上的杨子荣。 1965 年,童先生被调到《智取威虎山》剧组。领导先让他塑造“共产党员”的音乐形象。这就是现在我们听到的第四场《定计》中杨子荣唱段“共产党员”。童先生这一创作,对他与“杨子荣”这一角色结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终确定杨子荣由他扮演。从此,童先生与杨子荣这位战斗英雄、革命烈士结下不解之缘。 然而,神采飞扬的“杨子荣”在走上银幕之前和走下银幕之后却是凄风苦雨,受尽煎熬。1967 年 2 月,由童先生扮演杨子荣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通过彩排,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准备公演。可春节前童先生就被揪出挨批判,原因是他与姐姐童芷苓等全家 7 位京剧演员已被打成封建文化黑帮。1969 年,江青指示将《智取威虎山》拍成京剧彩色电影,先后在全国京剧界选择杨子荣的扮演者,通过试镜均不理想,于是大家想到了童祥苓。可此时童先生已经历了三年挨批的磨难。就这样童先生由挨批对象,被突击解放,参加了电影拍摄。 《智取威虎山》剧里十场戏有杨子荣七场戏。因为体力透支,童先生每排完一次都要呕吐,吃不下东西。夫人张南云整天抱着一个汤罐子跟着。童先生什么时候有胃口就吃点面包,喝点汤。为了适应大运动量,童先生每天坚持跑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步四千米左右,然后回到戏院里马上练唱,以鍛炼能在喘息时唱念自如的表演。 第五场《打虎上山》中的马舞,一共设计了五个方案,先让童先生都学会,之后再吸取精华,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方案。为了使这个浸透自己心血和汗水的马舞方案顺利通过,先生日夜强化练习了整整八天,有时每天只睡四个小时。那时,童先生还要一日三餐为剧组洗刷碗筷,算是立功赎罪的一部分。 在大家午休时,童先生为练好马舞中的大跳、摔叉等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