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送礼送得心慌慌?|心慌慌送礼送得心慌慌?|心慌慌 我到底要不要送礼?我究竟要花多少钱送礼?领导要送、同事要送,亲戚要送、朋友要送,大人要送、小孩也要送……我还差哪些人没送?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过年过节困扰人的苦恼。 曾经有一次大型的调查显示:在“送礼感觉”这个选项中,约 30%以上的受访者“常常为送礼发愁”,55%的人“有时为送礼发愁或者感觉很费劲”,共有近九成的人或多或少受送礼困扰。 今年第一年出来工作的女生小易说:“我也怕这个啊!以前小的时候吧,过年都是长辈给我压岁钱。今年第一年出来工作,但是只是学经验,工资只足够我日常开销,根本没有什么存款,所以我很担心,过年回家的时候假如不给长辈和弟妹红包,是否显得很那个……” 看到这个“那个”,很多人会有同样的说不出的感慨。 而对于刚处在温饱阶段的人群,日常生活开支还有养育孩子的费用已经占用了大部分的收入,假如再加上频繁的送礼则难以承受。 为了送“好”礼,不少人绞尽脑汁,甚至出现了一种叫“送礼焦虑综合征”的新心理名词,指的是因送礼而导致的烦躁、紧张、情绪低落、易激惹、失眠、食欲下降等表现。 让我们细思一下送礼让我们感觉到“那个”的原因。 攀比之风 逢年过节,送父母之礼,原来出于一片孝心,没想到现在渐渐演变成了“比孝心”。 送上级、老师之礼,原来出于一片感恩之心,一片敬意之心,没想到变成了“比感恩,比敬意”。 给孩子之礼,原来出于让孩子兴奋之心,没想到变成了“比谁让孩子和孩子他家里人更兴奋”。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礼物的价值越高,才越能满足我的自尊心。为什么呢? 原因是: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正如瘟疫一样肆虐地传播。所以,送礼成了满足自尊的一次大好“良”机! 原来送礼的意义是无价的,所以送礼的人多会撕掉礼物的价签。现在,多送礼、送“重”礼的人却巴不得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礼物有多值钱…… 金钱至上,正是作为有着奇妙精神能量的人的悲伤。因为,金钱原来只是一件工具,却开始主宰着人们的思想。 群体的压力 归属感是人的深层心理需求,所以,每一个人都会受到所处群体行为的影响。 有些人本不想送礼,不屑于争相向领导献媚的“污流”,但单位的同事个个都送了,自己不送,领导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我没有将他这个领导放在心上?对以后的工作会不会有影响?别人都送了,我还不送,会不会让领导觉得我不重视他,对他不敬……思来想去,本不想送礼的人最后还是不得已的送了,不得已地随“污”波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