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郭雪波生态小说中的自然灾难描写郭雪波生态小说中的自然灾难描写 李博 摘要:当大多数人沉醉在自己的生活中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化视而不见时 ,郭雪波在自己的小说中一次次为自然代言,他通过对自然灾难的描写而高声呐喊着,企图让更多人看见生态环境正在不断遭受迫害的现实,试图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敲响警钟,地球的环境急需全体人类的力挽狂澜。 关键词:生态小说;郭雪波;自然灾难 郭雪波如今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领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在他的生态小说系列中,主人公生活在特别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生态系统中面对着极端的生命形态,他的作品始终坚持着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究。尤其是大量关于自然灾难的描写,对当今社会起到了越来越鲜亮的警示作用。 一、郭雪波小说中自然灾难的分类 郭雪波小说中对于自然灾难的描写不胜枚举:在小说《大水》《苍鹰》《沙葬》中呈现的自然灾难主要有洪水、沙暴、流沙等突发性灾难;而在小说《沙狐》《沙祭》中集中反映了土地沙化、干旱等周期较长的自然灾害;还有在郭雪波的大多数小说中都存在着草原沙化、水土流失等人为渐变性灾难,例如在小说《天海子》《沙狐》中都有相应的描写。通过人与动物面对灾难的种种表现,郭雪波有力地倾吐着他对草原生命力的歌颂,对沙地荒芜残酷的愤恨。 二、郭雪波小说中自然灾难与人的关系 (一)人为导致的自然灾害 在郭雪波的生态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场景多数存在趋同性。人与动物生活在一个共同的自然环境中,即作者的故乡库伦旗。小说《沙狐》中被命名为恶魔的沙漠曾经是水草丰美、绿茵遍地的草场,几百年间曾养育了无数的生灵,然而,自从人类开始在草原上开垦土地、耕种庄稼,人为改变了草原的原始生态环境,慢慢地,风沙吞噬了这片沃土,最终凝聚为寸草不生的死漠。这片沙漠在小说主人公老沙头眼中是“一头妖怪”,它拥有可怕的力量,时刻以干旱、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沙暴、酷热、荒蛮等手段,攻击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生命。小说《沙葬》中也有相似的描写:“诺干·苏模庙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部一片白茫茫的流沙群落里。当地人称这片流沙地为莽古斯·芒赫,意思是恶魔的沙漠”。[1]小说中云灯喇嘛对沙漠的怨恨并不比老沙头少,“他认为沙漠是个大妖魔,而拆了庙、毁了神殿,便是放跑了这个沙妖。这是报应,天地对人的惩处”。[2]两篇小说的主人公不约而同地把沙漠“妖魔化”,一方面在痛恨这个恐怖、残暴的“妖魔”,另一方面也思考着正是人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