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重症患者补液难题重症患者补液难题 吴小玉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受到生活工作压力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影响 ,重症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重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补充血量不足,能够有效避开患者出现休克情况,一般情况下通过液体复苏进行血量的补充。但是,在此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体内血量进行适当补液,若补液量过度会导致肺水肿,若补液量不足会导致组织氧合障碍,极易引发肾功能损伤,这对患者生活质量会造成较大影响。本文主要分析的重症患者补液权衡问题。 1 体内排出途径 首先,肾脏排尿。患者每日尿量应当保持在 1000-1500 ml,人体每日代谢会产生一些废物,一般情况下为 35-40 g,随着尿量的不同,固体排除废物量也有一定的差异,两者成正比关系。其次,经肺排出。患者每日通过肺部呼吸丢失的水分约为 400 ml,并给该水分较为恒定,不会因体内缺少水分而且降低再次,皮肤丢失。体液通过人体皮肤蒸发掉的约为 500 ml,其蒸发量也较为恒定。若在出汗的情况下,蒸发量会高于恒定量,若出现体温升高,会使体液丢失量增加 100 ml。最后,消化道丢失。胃肠每天会分泌 8200 ml 消化液,其中较多是重复吸收,约有 100 ml 随着粪便排出。 2 体液平衡 2.1 高渗性脱水 由于重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摄入水量不足并且在此基础上汗量排出与日常相比相对较多,极易引发高渗性脱水。因患者失水量比钠元素丢失量相比较多,导致细胞外液出现高渗状态,致使细胞内出现的脱水情况,在此期间会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尿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此外,在临床表现中主要症状是脱水,一般情况下将其分为不同程度:(1)轻度。患者会出现口渴,失水占体重的 4%;(2)中度。患者口渴较为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以及乏力等癥状;(3)重度。症状逐渐加重,并且在此基础上出现高热、抽搐,甚至昏迷等。2.2 低血钾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患者在治疗中由于一些原因会出现低血钾情况,比如患者长期禁食、患者腹泻与呕吐等导致钾含量丢失以及患者长期使用利尿剂等。低血钾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患者神经或者中枢兴奋性降低;(2)患者出现犯困、乏力以及腱反射降低;(3)腹胀、呕吐以及肠内有肠鸣音;(3)心律失常、心电图变化等。 在对低血钾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明确发病原因,在选择针对性措施进行钾元素的补充,在进行钾元素补充期间,尽量让患者口服。根据尿液情况进行补充,在进行静脉注射的过程中,应保持一定浓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