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阳历十一月采茵陈能泡水喝吗【阳春三月采茵陈】阳历十一月采茵陈能泡水喝吗【阳春三月采茵陈】 茵陈是常用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为什么非要“三月采茵陈”呢?这还要从一段故事说起。 据说华佗给一黄疸(过去称黄痨)病人治病,苦于没有良药,而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很是奇怪,急忙问他吃了什么药?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看到的是一种叶有灰白色细柔毛的蒿草,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疸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去询问已痊愈的那个病人什么时候吃的这种草,他说是在三月里吃的。华佗醒悟,开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才有药力呀。 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蒿草,并在三月里给黄疸病人们服用,果然是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蒿草却又没有功效了。第三年,为摸清蒿草的药性,华佗就把根、茎、叶分别进行试验。结果证明,只有三月采集的幼嫩茎叶可以入药治病,于是根据植物形态取名“茵陈”。为让后人借鉴,他编出歌诀:“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医师讲解 茵陈原植物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达 1 米,多分枝。茎生叶,有灰白色细柔毛,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形花丛,秋季开花,卵形,花绿黄色。茵陈为根繁殖,全草有香气。春季幼苗高 6~10 厘米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其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中国药典》规定: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菌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绵茵陈为干燥的幼苗,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微苦,以质嫩,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绵软,灰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气芳香,味微苦;以茎叶淡紫色,带有叶片、花蕾,气芳香者为佳。 【主要成分】滨蒿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侧柏醇、a-蒎烯、丁香醛等。 菌陈蒿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 β-蒎烯、茵陈酮、脂肪油、绿原酸及香豆精等。 【现代药理作用】菌陈蒿有显著的利胆作用,在增加胆汁分泌同时,也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泄量,并能解热和降压。 【性味与功用】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能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和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