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风雨飘摇的剑影风雨飘摇的剑影 王俊义 读罢《宋史》,满目苍凉,自己问自己:在风雨来临之时,一把长剑横空出世,剑影指处,风雨萧萧,令江河胆寒的人,是谁呢?大雪落满南山,梅树断裂的时刻,背着长剑,穿着芒鞋,杜鹃啼血,为家国踽踽而行的人,是谁呢? 不是在宫墙下瑟瑟发抖的嫔妃们,也不是在宽廊长檐下躲雨的翰林们,更不是风和日丽的时候聒噪人耳的鸿儒们,最不是那些风花雪月歌舞升平的舞女们……而是那些平日里并不肆意飞扬,在朝堂上并不显赫,到了国难来临之时却慷慨当歌,怒而飞剑的诗人们。 他们拿自己的热血做盾牌,用自己澎湃的激情做长剑,来守护自己的国家 。哪怕是大厦将倾无力支撑,他们依旧昂起自己的头颅仰天长啸,他们依旧挺起自己的脊梁傲然鼎立。他们不被皇帝倚重,他们不是宫内重臣,他们甚至是宫廷里加害的对象,他们甚至因为长剑飞舞金戈铁马而被皇帝和乱臣贼子砍掉了脑袋。但是,在南宋这个风雨飘摇的朝代,他们留下了自己摇曳的剑影和不屈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躯体构筑了一个抵抗的群像,他们用热血凝铸了一个坚硬的群雕。在群像和群雕的底座上,写着两个字:诗人。 读《宋史》的时候,身边最好放一本宋词。然后,细心地把宋词分为两部分,一是北宋的宋词,二是南宋的宋词。假若说北宋的汴梁在鼎盛的时期,宋词过于妍丽,过于矫饰的话,不要迁怒于北宋的诗人们。他们生活在一个发达而平和的北宋,就是大江东去,也会流露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叹,来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来表达生命和岁月流逝的忧伤。他们雨恨云愁,一缕孤烟细;他们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他们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院香径独徘徊;他们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他们庭院深深深几许,雨横风狂三月暮;他们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他们漠漠轻烟上小楼,淡烟流水画屏幽;他们误入荷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都是建立在北宋比较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这个基础上的,他们的风花雪月,恰好是一个朝代前半叶的绝妙剪影。刀枪入库铸剑为犁的年代,诗人们不去风花雪月,不去感叹生命易逝岁月凋零,你让他们感叹什么呢? 高宗南迁杭州,偏安半壁江山。说偏安的时候,南宋还会安稳吗?大概是不会的。根据几何定义,偏是不稳定的预言,偏是倾斜的隐喻。因而,和偏安江南带来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九月落花满地秋一样,南宋的诗人们,相比于北宋的诗人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反差和心理反差。他们的诗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