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探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探讨 摘 要:辩证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认为两者之间除了对立之外,也存在着进展和传承的关系,同时认为只有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个性与共性,才能在不违反阶级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通过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的讨论法律规范找到促进我们进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从而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现代化建设中得到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借鉴 中图分类号:A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XX)01-0261-02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差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是理论经济学,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经济学,是两种基本立场对立的基础经济思想体系,有着本质上的巨大区别。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 19 世纪 40 年代,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最激烈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以及吸收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创立了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和人类解放事业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历史任务,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阶段矛盾,阐明它的产生、进展和必定灭亡的规律。而大多数西方经济学派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对象,通过对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目的在于论证资本主义市场制度是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制度,是完美的永恒的制度,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从这点上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水火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容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对立的阶级性。 讨论的对象决定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作为政治经济学讨论对象的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无数的事实说明,经济学家在讨论、解释和试图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立场,代表和维护特定的阶级利益,接受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实行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推断,因而不存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