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杨小丽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需要从给学生加量、加压走向对老师教学行为本身的审视,在提质增效中突围,为学生数学思维的进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助力。在数学中,学以致用是教学增效的基石,审视数学问题和厘清思路是教学增效的途径,学习形式多样是教学增效的保障。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数学情境;数学思维;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XX)18-0041-0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维深化推演和预估,对未知性问题进行独立验证和论证,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力。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以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一、學以致用是教学增效的基石 老师的教学环节完整,才能组织起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效果上,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模式是构成有效教学的要件;老师对教学细节的把握和对学情的时刻关注和引导是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在这里,强调老师的课堂监管作用和教学进度与效能的实时监控,就是为了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兼顾学情的整体变化和个别调整,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对于数学问题的设计离不开对具体学情的分析,而且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预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至少老师的教学设计要有总体设计思路和教学重难点的情境突破口,以此引领教学步骤的推动。例如,在“概率”这一章中,老师的导入环节可以从具体生活化的问题出发,如福彩购买与中奖等,引出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然后,老师从建立数学模型开始,让学生在自由的联想中大胆进行求证和谨慎论证。只要老师的导入环节非常有吸引力,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讨的兴趣。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除此之外,凡是能够指导和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建立数学模型的环节,老师都可以尽量借鉴具体的数学学习情境来增加数学教学的人文情怀,并从数理科学的角度增加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假如高中数学教学只是单纯进行试题解析和方法训练,就不能进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将来进行学科讨论打好底子。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基于数学情境的能动性的发挥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潜能的发挥,而且学生能以自己的学识和生活经历不断提升对新知识探究的能力,并且从多方面努力提高思维的科学性和有序性。只要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