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校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探究高校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探究 逄诗然 关键词:高校 战略目标 全过程预算 绩效管理 高校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贯穿于高校整个预算周期,即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及年终决算全过程。在高校实际工作中,通过将绩效融入预算管理之中,绩效评价将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形成一套结构严密、整合一致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引导预算责任主体聚焦目标、专注执行、达成绩效。 一、讨论背景 (一)外部因素 20XX 年 12 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教财〔20XX〕6 号),明确指出:“预算绩效管理要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绩效与预算管理一体化”。 (二)内部因素 高校随着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扩大和提高,为解决教育战略进展的经济需求和有限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近些年。高校普遍加强了预算管理,但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还普遍存在问题: 一是虽然认识到了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但没有将预算绩效管理应用到预算编制和批复环节,存在“拍脑袋决策”情形;二是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有待于提高;三是预算绩效评价标准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比可测方面存在不足;四是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及过程控制方面重视不够;五是预算绩效管理执行结果分析、反馈和应用重视不够;六是对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保障机制重视不够。 二、高校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环境和要求 (一)通过广泛调研,收集与预算绩效评价相关数据资料 各项预算的编制人员应深化结合实际,开展调研工作,广泛收集与未来一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定期间内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资料,做好教育事业进展和各项业务活动的绩效预测工作,为高校以绩效管理为导向编制和审查预算建立可靠的基础。 (二)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 为提高预算管理的统筹规划能力,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在高校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基于内部控制管理,各部门之间互相制约,彼此间存在矛盾需要化解。高校通过设置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或预算管理委员会兼顾)统筹管理高校绩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高校全过程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实施办法,及时检查绩效指标执行情况且必要时适当调整,处理各职能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矛盾,使事业部门协调进展,从而保证绩效管理各环节有效衔接,流程顺畅。 (三)科学合理确立预算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