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发展成长期的思考及建议前言: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在这些必经阶段,每个企业的领导都在考虑如何快速度过初创期、顺利度过成长期、延长稳定期(成熟期)、避免衰退期。结合公司发展历程以及在公司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状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公司现状、总结公司存在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增加公司效益、扩大公司规模。一、企业发展阶段及定位中国企业发展起步晚,速度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很多成功企业经验可以借鉴,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值得深思。普遍看来,企业发展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我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个综合性企业,涵盖房地产、汽车检测、物流商贸、混凝土贸易、水资源供应、投资担保、物业安保等业务,并成立了十几个分子公司。经过近8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完成了公司初期的原始积累,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业务模式、盈利模式,有了一定的资金基础,各产业也趋于稳定,成功度过了初创期。但是8年的发展,我们还仅仅停留在成长期,我们的各项管理、流程、规范和制度还没有完善的体系,停留在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事事需要老板参与决策的阶段。任何企业在成长期都要面对两个普遍的问题:一是管理危机,企业具有一定的营业额和规模,进入初步规范化管理,但是很多管理的决策还需要老板的参与,经营权和所有权没有分开,将会碰到管理危机;二是人才危机,企业对人的管理模式停留在管住员工的人,管住员工的时间,为节约成本招聘人员素质较低,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人才流失。管理危机:初创期老板的战略思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规模不大,事无巨细也能做到面面俱到。随着企业发展不断装大,涉及不同产业和领域,有限的精力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但是,先前成功的案例已经形成了先入为主的思想,领导者还是认为只有事事自己决策就能够使企业发展壮大,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放缓了企业发展的步伐,也给企业进一步发展拴上了脚链,步履维艰。人才危机:企业发展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这些效益是老板的正确战略和公司员工努力共同的结果。当一个公司发展不再以效益为目标,而以各种形式主义的“团结”“自豪”“忠诚”来刷存在感,以制度惩罚员工、一天打四次卡来约束员工,员工也就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从公司的一分子变成了打工者,打工者在这里挣不到钱、没有归属感、成就感,看不到希望,离开也就成为了必然,企业将直接从成长期走向衰败衰败期。二、公司现状分析公司的发展涉及领域很多,各领域的情况老板应该了解以下几点,才能做好公司长远规划。公司发展涉及房地产、汽车检测、物流商贸、混凝土贸易、水资源供应、投资担保、物业安保等领域,各分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是每年递增还是递减,或是停滞不前?哪写领域有发展潜力,可以投入扩大?哪些领域已经成了鸡肋,可以舍弃?虽然对公司各领域不了解,但对公司整体现状有一些体会,不知道是否符合实际。公司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便是我们每年有固定的创收,有分子公司盈利,但是不去发掘创新点、寻找新的赢利点,每年按部就班的收入和支出,就是倒退。8年的发展,我们从几十个人发展到几百人,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公司不发展,基层员工还是基层员工,如果领导不犯错,不辞职,永远得不到晋升。公司没有发展,平台只有这么大,也只是几个人的舞台。总结看来,公司现状是这样的,也许不是,但是起码给员工的感觉是这样的。1、公司每年有固定的收入和支出,每年盈利,不需要扩大。2、公司如何扩大、如何盈利和员工没有半点关系。3、公司没有管理、没有流程,只有监管和罚款。4、考勤(打卡)是衡量员工做的好与坏的唯一标准。5、岗位是固定的,没有人离职就没人升迁。6、企业文化是没有激励机制、只有惩罚机制。7、效率不是第一位,一天打四次卡是第一位。8、员工看不到钱途,更看不到前途。9、老板一人说了算,制度靠边站。面对这样的公司现状,我觉得公司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而改革就要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任何的改革都会痛,没有痛就没有新生,就不能使企业焕发出生机。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