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校老师移动学习融入教学的准备讨论高校老师移动学习融入教学的准备讨论 摘 要:高校老师的移动学习准备状况是移动学习成功融入教学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上海、广东、吉林、北京等地区的 222 名高校老师为讨论采样对象,测量了移动学习量表中的 28 个题目,并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到五个公因子,分别为移动学习融入高校教学的可能性、益处、偏好、外部影响和忧虑,分析了高校老师移动学习融入教学的准备情况,并应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探究了高校老师技术整合水平、教学方式倾向、年龄和性别等与移动学习准备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讨论发现,高校老师的移动学习融入教学的准备状况不够充分;高校老师的技术整合水平、未来教学方式倾向和年龄均与移动学习准备情况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老师性别与其移动学习准备情况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高校老师;移动学习准备;技术整合水平;教学方式倾向 一、问题的提出 移动学习是使用手持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学习的过程。[1]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应用和互联网的快速进展,移动学习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正规的教育环境中。[2]有讨论结果显示,在各种教育层次中应用移动设备最多的是高等教育,并且随着移动技术的应用呈不断增长趋势,高等院校已经成为移动学习应用的主要阵地[3]。针对高校移动学习应用的讨论,大多数是基于学生角度和移动学习平台设计角度的分析,而忽视了老师才是技术应用和传统教育方式改革的主要推动力[4]。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移动学习领域从高校老师角度的讨论比较少,主要有三个方面——老师感知、老师能力和教学影响因素。在高校老师对移动学习的感知方面,Handal、MacNish 和 Petocz 通过对高校老师的定性讨论,揭示了许多老师对移动学习教学有效性的误解,并分析了老师在移动学习教学中的教学问题、课程问题及组织问题[5];Hargis、Cavanaugh 和 Kamali 基于聯邦高等教育实施的 ipad 移动学习计划,对高校老师进行访谈、调查以及收集老师的自我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馈,以探究老师对移动学习有效性的感知[6];Fraga 通过分析大学老师对移动学习的信念量表来讨论移动学习教学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信任度[7]。在高校移动学习教学所需的老师能力方面,Elbarbary 基于综合法和德尔菲法识别了高校老师进行移动学习教学所必需的核心能力——技能、知识和态度[8]。另外,在从高校老师角度探究移动学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