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意识形态、人格成长和價值观塑造,并在认知形势政策、团结力量、凝聚人心、坚定理想信念、成长成才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吴潜涛和徐柏才等人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系统化地集合了当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讨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最新成果,并围绕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化的解读和探讨。从整体内容上看,全书可分为四大部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讨论,较为全面地整合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综合讨论的主体内容。 一、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的创新变革 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变革理论是指导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变革进展的重要思想。笔者认为,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的创新变革需要分三步:第一步,教学理念的变革。老师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思想政治教学观念和理论体系,以开放的、进展的、多元的教学理念来不断加深和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认识和解读,有效挖掘思政教育理论中与时代相契合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重要部分,从而在思政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更切身地体会到思政教育理论的智慧和价值。第二步,教学理论的研讨和沟通。在思政教学理论的创新变革中,老师应当不断关注新的讨论动态,吸收新的讨论成果,不断实现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能力的成长,以确保在教学理论的研讨和沟通中更进一步地找到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有效创新路径。第三步,教学理论的调整和优化。在多元化的思政教学理论进展中,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思政教学的课程设计,在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目标等方面做到与时俱进的变化进展,保持思政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效性和思政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二、高校思政教育实践的创新路径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思政教学内容过于说教,脱离学生的现实需要,因此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不积极或敷衍了事,进一步导致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浮于表面,一些学生不能够在思政教学中猎取相关的有效指导和帮助,思政教育的育人助人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当重视思政教育中实践的重要作用,以实践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