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职院校“专本同读”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专本同读”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初探_第1页
1/5
高职院校“专本同读”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初探_第2页
2/5
高职院校“专本同读”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初探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职院校“专本同读”创新英语人才培育模式初探高职院校“专本同读”创新英语人才培育模式初探 【摘要】 “专本同读”模式是在高职院校最近兴起的创新性的人才培育模式,本文通过明确了“专本同读”的定义,结合国家政策和区域进展大背景,分析了有关该模式的理论讨论和实践,阐述了该创新英语人才培育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专本同读;人才培育模式;必要性;可行性 【作者简介】江苗(1987.09-),女,汉族,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讲师,硕士讨论生,讨论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20XX 年度课题“高职院校英语‘专本同读’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探究”(课题编号 xxxx);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20XX 年度“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商务英语教学团队”(课题编号NY-20XXCQ2TD-02)。 一、“專本同读”的定义和相关讨论 “专本同读”(又称“专本套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等职业院校创新的人才培育模式。全日制专科学生在不占用周末或其他课余时间的情况下,同时修读专科课程和本科课程。通过专科和本科各课程考试后,毕业时可同时获得本校专科和本科毕业文凭。 关于“专本同读”的讨论极少。截至 20XX 年 12 月 12 日,知网搜索“专本同读”仅发现 1 个结果--何湘虹,黄琴,郑海从(20XX)的《湖南地区高职高专学生专本同读模式讨论》。他们首次使用了“专本同读”的概念,对该模式地开始了初步的探究,并肯定了该模式在加强各类高等教育的合作,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自学考试可持续进展的作用,也指出 “存在课程衔接到位、师资缺乏、培育目标单一等问题”(p.402)。但是,文章没有涉及高职任何具体专业如何实施“专本同读”的问题。 公开发表的关于“专本套读”的文章也只有区区 12 篇,都集中发表在 20XX年,而且主要文章作者都以余景波为主。余景波和闫明在 20XX 年 5 月开启了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专本套读”模式的理论讨论;余景波和范晓艳在 20XX 年 6 月详细探讨了“专本套读”模式在高职院校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余景波、刘红岩和李开峰在20XX 年 7 月才首次明确描述了新时代意义的“专本套读”即“专本同读”的具体内涵、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余景波和刘美云 20XX 年 7 月指出了影响“专本套读”实施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余景波,高娜娜,闫明在 20XX 年 9 月探讨了“专本套读”的实施方法。余景波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职院校“专本同读”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