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教学策略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教学策略 【摘要】音乐欣赏课是培育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欣赏课对提高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采纳文献资料、访谈等讨论方法,就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音乐欣赏;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素养教育的不断推动,音乐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随着不断提升。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提升大学生欣赏力水平,也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在素养教育背景下,教育部对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音乐欣赏课,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培育大学生的音乐素养。然而,在高职高专院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其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质量,切实培育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机械化”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音乐欣赏课程设计上普遍以传授方式为主。在授课形式上忽略了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形式。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也多为单一化的灌输式教学。音乐老师的教学策略也呈现单一化。正因为音乐老师单一化的教学形式使得老师的教流程套路化,无变化,与现代创新、改革的教育观念向背离。这也使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欣赏课,变得枯燥无味,势必导致大学生学习中全无主动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与培育大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相违反。长此以往,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欲、制造性进展都会受到抑制。 (二)教学设计无趣,以教定学 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了音乐欣赏课教学,但教学内容和方法安排不合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多采纳音乐老师直接教授,大学生直接模仿、再现的教学形式。这些形式单调的活动形式与音乐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内容不协调,不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学生在学习音乐欣赏时,只是单纯地模仿老师或音响示范的曲调,或听老师音乐来学习。这种运用机械练习来达成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课堂相对无穷乏味。毫无感受美的过程,更没有情感体验的过程。造成大学生音乐欣赏课堂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目标达成效果差。 (三)以老师为主体,忽略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