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看中国 GDP的增长 杨 阳 40709137 易荣文 40709141 黄 娟 40727015 2 / 15 一.问题提出 纵观世界经济,近百年来,先是美英德法等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战前依靠资本的力量,一跃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领跑者;再而便是日本,虽然战后一穷二白,但依靠美利坚的技术资本的大力支持,仅仅三十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一个现实中经济神话;现在是中国,这个 30年前还是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玩公社,吃大锅饭,人口占全球的20%以上,改革开放 30年,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即便是在次贷危机引爆了金融危机的 2008年依旧保持着 9%的 GDP增长速度,这个经济上的庞然大物丝毫没有放缓它发展速度的意思。有很多经济学家都说,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变故,中国的经济今后几年只可能继续增长,谁都无法阻挡这个经济巨人的诞生。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是什么让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了 30年而不衰?是什么支撑它越来越快地发展,而似乎不见疲态?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日本经济在辉煌30年之后就艰难前行了呢?又是什么让英法等资本主义帝国经济在战后虽然也有进步,但始终无所作为?支撑这些国家高速增长的内在因素是否相同,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引入柯柏-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原因,试着对其进行一些局部大致的分析解释。 二.知识背景 1. 柯柏-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柏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 世纪30 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数。它的基本的形式为: 式中 Q 是工业总产值,A 是综合技术水平,K 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单位是亿元或万元,但必须与劳动力数的单位相对应,如劳动力用万人作单位,固定资产净值就用亿元作单位),L 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单位是万人或人),α 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 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 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μ≤1。从这个模型看出,决定工业系统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固定资产和综合技术水平(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引进先进技术等)。根据α 和β 的组合情况,它有三种类型:①α+β>1,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②α+β<1,称为递减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 3 / 15 生产规模来增加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