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于幼儿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和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个性、情感、态度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和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健康的心理是幼儿成长的基石。由于长期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家长、教师,多注重幼儿的体格发育,营养状况,躯体疾病和智力水平,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认识不到位或不重视。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使幼儿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为了了解当前幼儿心理健康状况,我园于 2008 年9 月成立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 查 研 究 。 一、幼儿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我园对 4~ 5 岁 的幼儿做 了一次 心理健康调 查 问 卷 ,发出调 查 问 卷 197 份 ,收 回 有 效 问 卷 165 份 。 家长反 馈 中 有 心理健康隐 患 的幼儿占 20%。反 映 最 常 见 的心理问 题:性格情绪 问 题占60%、社会行为方 面 占18%、人际 交 往 问 题占12%、认识方 面 的占7%、 2 突出表现为任性、胆怯、懒惰、脾气暴躁、感情脆弱、自私、独立性及社会交往、合作能力差等不良个性。 另据正安精神卫生中心对正安县 300 名 4~5 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 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尽人意,如果这些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将可能成为他们今后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 (一)家庭中的幼儿心理教育 一是应给予孩子充分的抚爱。包含体贴、关心、爱护、依赖等。它能带给幼儿满足与温暖,使幼儿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光明,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并且会深切真挚地去爱别人。爱是促使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母爱更 是孩子身 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支 柱 ,母爱不适 当 主 要 表现在 溺 爱上,对孩子一味 迁 就 ,缺乏 严 格 要 求 ,结 果造 成孩子骄 横 成性,散 漫 无 羁 ,对父 母及其 他人漠 不关心。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