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于缘起性空 1 .缘起性空的思想,概要言之只是:一切法由于无自性,因此得以随缘幻现;幻现的一切法,虽然历历在目,但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我们真正信解这个道理之后,则当戏论灭尽,与人无诤讼,同时内心了无牵挂。接着,人生仅剩的唯是,行所当行,受所当受--而实无功德。 2 .佛教的宇宙论是比较倾向现象论,而不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就是以经验可及的现象来剖析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此外佛教也不是纯粹的宇宙现象论,它更进一步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法,它的重点是在摆脱人类一切的痛苦。为了要摆脱人类一切的痛苦,佛陀发现痛苦是源自于人们对现象的曲解。佛陀由于发现众生这种对现象曲解、扭曲的认知,将带给自他无边的苦恼,从而提出缘起性空、缘起无我的思想(方法)以对治之。所以缘起无我不仅是佛教对客观现象的解释,同时也是佛教达到灭苦的方法。 3 .一切都只是功能和现象的变化而已,此中并没有生命,也没有身体和意识——我所了解的佛法只是这样。 4.‘缘起无我论’或‘缘起(毕竟)空义’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任何团体及个人倘若观念偏离缘起空义,将不被承认是佛教的一员。尽管它仍然可能是伟大的宗教、严密的哲学或道德情操令人敬重的个人。 5 .佛法本无多,真正可以超生了死、渡出苦海的并没有几句话。学问在于广博,要学要读的很多,但修行是愈少愈好。中观般若那么多,但说起来,只是‘缘起’二个字而已。如果有人能深解缘起的甚深义,那么,当下便可远离戏论了!有人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而饮。’一瓢饮就能解渴了,但如果站在河边,细数流水三千而不取饮,那就只好渴死河边了。 6 .缘起无我义,这是非常深的佛教义理,佛陀曾说:‘缘起甚深极甚深!’虽然我们常闻佛教徒云‘缘起、缘起’,但真正了解缘起无我义的人,相对于口说缘 起者,比例恐怕是非常少的。 7 .什么叫做‘缘起’ :缘起就是说很多条件来呈现、完成一件事情;什么叫‘性空’ :就是说一切事物既然都是条件的组合,那么它们就不会有自己的本性、自己的个性,没有不变性、永恒性、和自主性,就是这样而已。 8 .缘起无我的大意是:一、有情的存在,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之所以出现在世间,际遇报应各有不同,乃依无明意识和业的力量所造。二、有情长劫轮回于三界,展现种种不同的生命状态,并营造出不同的身心活动,但这些状态和活动,都只是根、境、识和合的假相,没有实体、没有核心,而且变化不居、迁流不息。无我的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