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 考纲解读 (一)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二) 知道熔化和凝固、知道晶体的熔化规律及熔点,能识别晶体和非晶体。 (三) 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蒸发制冷作用。知道沸腾现象、规律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知道液化现象及液化方法。 (四) 知道升华和凝华及升华会吸热。 (五)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 二. 知识点: (一) 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1) 固态: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2) 液态:不容易被压缩且有一定的体积,但由于它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 3) 气态:很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即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4) 等离子态: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成。(了解,重在强调应用) (二)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 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三) 温度、温度计 1) 温度 a) 物理意义: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b) 单位: ①常用单位:摄氏度 符号 ℃→摄氏温度 ②国际单位:开尔文 符号 K→热力学温度 c) 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1.01*105帕),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而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度,把 0 度到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分成为 1 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提示:用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2) 常见温度计 a)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b) 一般说来,一切物质的任一物理属性,只要它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显著的变化,都可用来标志温度而制成温度计。 c) 构造: ①粗细均匀的玻璃壳,壳上有刻度和符号 ②壳中间是一个毛细管 ③毛细管下端内的玻璃泡内装液体 d) 分类: ①实验室用温度计:用在实验室里测试温度,测温物质一般是水银、 酒精和煤几种液体。它的量程是:-20~100℃,它的最小刻度为 1℃ ②体温计:测温物质是水银。它的玻璃泡容积比一般温度计的大,玻 璃管内径也更细,对于微小的体温变化能显示出较长的水银柱变化,因此测量结果更精确。体温计成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