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 中学热学包括:主要由温度、物态变化、分子热运动三部分构成;中考中此部分知识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题目简单,分值一定要拿到,关键在于读清题目,审清题意! A.常考基础知识: 一、 温度: 1.温度概念:物理的冷热程度 知道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不准确 2.摄氏度是定义: 提示:a.条件是一个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为0, b.冰水混合物的理解是指冰水长时间的放置,水不结冰,冰不成水的状态; 3.明确摄氏温标t与热力学温标T的区别和换算: 热力学温度T的单位: 开尔文(k)——国际单位 T=(t+273)K 4.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液体的”这三个字不能丢) (2)三种温度计:实验用的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重点是温度计、体温计) 这三种温度计要知道其量程、分度值、 量程:指的是能测量的最大和小最值,是一个范围,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分度值:指的是一个最小格代表的物理意义(这里指的是温度);它指示着测量仪器的精确度,若需要估读的话,要读到它的下一位(比如刻度尺的使用) (3)温度计的用法: 提示:任何仪器的用法都由它的结构决定,而结构是由它的设计性能决定。 这里我们要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来复习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结构和其用法: 结构 量程 分度值 用法 实验室 温度计 无玻璃缩口 -20~100℃ 1℃ 体温计 有玻璃缩口 35~42℃ 0.1℃ 提示; a. 特别要注意体温计的玻璃缩口的作用,好处是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缺点是使用前需要甩,否则只能测出比现在温度高的体温。 b. 体温计内一般水银,实验温计内可以是煤油或酒精,其中装有酒精的温度计可以在南极,北极等寒冷地方用,这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较低. 5.热传递: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 其唯一条件:存在温差. (温差消失热传递结束)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二、 物态变化 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提示:1.不要写错字 2. 重点是前四种; 1.固体---液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知道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提示: (1)雪花、冰是晶体,海波是晶体,而且熔点是 48℃ ; 各种金属是晶体 (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参杂后的晶体熔点降低。 (3)晶体在熔化过程虽吸收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