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二数学动点问题归类复习(含例题、练习及答案)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转化思想 本文将初一至二学习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动点问题进行归类复习,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一、等腰三角形类: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 例1:(2013 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模拟第 25 题)如图1,在Rt△ABC 中,∠A=90°,AB=6,AC=8,点D 为边 BC 的中点,DE⊥BC 交边 AC 于点E,点P 为射线AB 上的一动点,点Q 为边 AC上的一动点,且∠PDQ=90°. (1)求ED、EC 的长; (2)若 BP=2,求CQ 的长; (3)记线段PQ 与线段DE 的交点为 F,若△PDF 为等腰三角形,求BP 的长. 图1 备用图 思路点拨 1.第(2)题BP=2 分两种情况. 2.解第(2)题时,画准确的示意图有利于理解题意,观察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 3.第(3)题探求等腰三角形PDF 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转化为探求等腰三角形CDQ. 解答:(1)在Rt△ABC 中, AB=6,AC=8,所以 BC=10. 在Rt△CDE 中,CD=5,所以315tan544EDCDC ,254EC . (2)如图2,过点D 作 DM⊥AB,DN⊥AC,垂足分别为 M、N,那么 DM、DN 是 △ABC 的两条中位线,DM=4,DN=3. 由∠PDQ=90°,∠MDN=90°,可得∠PDM=∠QDN. 因此△PDM∽△QDN. 所以43PMDMQNDN.所以34QNPM, 43PMQN. 图2 图3 图4 ①如图3,当 BP=2,P 在BM 上时,PM=1. 此时3344QNPM.所以319444CQCNQN. ②如图4,当 BP=2,P 在MB 的延长线上时,PM=5. 2 此时31544QNPM.所以1531444CQCNQN. (3)如图5,如图2,在Rt△PDQ 中,3tan4QDDNQPDPDDM. 在Rt△ABC 中,3tan4BACCA.所以∠QPD=∠C. 由∠PDQ=90°,∠CDE=90°,可得∠PDF=∠CDQ. 因此△PDF∽△CDQ. 当△PDF 是等腰三角形时,△CDQ 也是等腰三角形. ①如图5,当 CQ=CD=5 时,QN=CQ-CN=5-4=1(如图3 所示). 此时 4433PMQN.所以45333BPBMPM. ②如图6,当 QC=QD 时,由cosCHCCQ,可得5425258CQ . 所以QN=CN-CQ=257488(如图2 所示). 此时 4736PMQN.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