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评价 赵湘凌 一、什么是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二、前置性学习的重要性 前置性学习的有效设置是为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准备的,它就是要达到让学生在课前能够对新知识进行感受、进行初步理解、自主寻求解决办法等目的,起到对课堂的引入、甚至贯穿整个课堂的作用。有效的前置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更自信,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广阔的空间和学习乐趣。学生在上课听课将更有针对性,通过他们的自主学习寻找问题的答案,对于他们所学的内容,他们也将掌握得更扎实,为他们终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大语文教育环境与学生自身长足发展的需要。语文知识的学习范围很广,可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文社会,政事历史。前置性学习开拓了学生自主汲取各种知识的空间,他们可以提前了解文体知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及相关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 三、 前置性学习的原则 前置性作业的设置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力求做到简单、低入、根本、开放的原则。 1 、简单:要求作业的环节要简单,学生能一目了然。 2 、低入:要求设计的作业难度要适中,要照顾全体。 3 、根本: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难重点。 4 、开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所收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四、前置性学习的目标 前置性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具体,针对不同的年级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侧重于自学习惯的培养,对他们在新授课的前置性作业不一定面面具到,也不能多,只需要弄清一两个或两三个主要知识点为主。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他们的前置性作业可以把这课时的教学要求比较全面具体地提出来,可设计一些动手操作实践研究的内容,让他们能通过自学掌握知识要点,课堂上再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反馈,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会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五、那么什么样的前置性学习是有效的? (1 )能够为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便于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