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概论•1.1汽车行业背景、状况•1.2贯彻执行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的重要性•1.3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的定义及分类返回1.1汽车行业背景、状况•1.1.1汽车产销量•进入21世纪,私人汽车开始迅速进入家庭,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2009年,汽车产销量1300万辆;2015年,突破2400万辆,我国连续七年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我国共有整车生产企业177家,专用车生产企业近千家。企业数量还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专用车企业。汽车产业链正逐步向汽车服务业延伸,研发能力逐步提高,汽车后市场日益壮大。下一页返回1.1汽车行业背景、状况•1.1.2机动车交通事故•截至2015年年底,机动车驾驶人3.2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8亿人。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9万起,造成6.5万人死亡、25.4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3亿元。较2014年虽在事故总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四项指标上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连续多年高居世界第一。可见,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管理要求任务艰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汽车行业背景、状况•1.1.3产品质量状况•汽车产品质量贯穿于零部件、研发、采购、生产、检验、试验、销售、售后、回收利用等全系列、全过程。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近年来,导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和引发三包争议的事件不断。2016年1月至7月28日,我国共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103次,涉及车辆达到881.82万辆。自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实施至2016年7月,我国已累计实施汽车召回1198次,涉及车辆已达到3417.26万辆。•召回问题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气囊和安全带问题。召回29次,涉及数量最多,为487.56万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汽车行业背景、状况•(2)发动机问题。召回14次,涉及数量224.73万辆。•(3)车身问题。召回18次,涉及数量75.46万辆,位居第三位。•1.1.4我国汽车行业管理特点•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汽车产品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高度关联,政府主管部门对汽车行业管理高度重视,同时也有多方利益的驱动。正因为如此,造成了我国汽车行业管理的复杂性和中国汽车产业的独特性。•目前,政府对汽车行业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内容,见表1-1。上一页返回1.2贯彻执行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的重要性•1.2.1在校学生学习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的重要性•学习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我国汽车行业管理的特点。在高校开展学习,能够让学生提前对汽车行业管理、标准法规、汽车产品的销售条件有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毕业后及早进入工作状态,缩短实习时间,受到企业领导层的早期重视。同时,提升高校与工厂的无缝对接水平,综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下一页返回1.2贯彻执行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的重要性•1.2.2企业学习、贯彻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的重要性•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是汽车产品管理法制化和科学化,汽车生产、销售和使用正规化的重要保证。学习、贯彻好标准与法规,使汽车企业开发新产品有目标、有方向,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涉及的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有:设计开发人员、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质量管理与检验技术员、试验技术员、检测机构工作人员、技术评估人员、销售服务人员、破解技术壁垒的人员等。企业需符合我国汽车行业管理的特点,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熟悉标准内容、熟悉流程要求、熟悉管理要求,才能使所开发的新产品满足市场销售条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2贯彻执行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的重要性•1.2.3贯彻执行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对社会有重要影响•学习贯彻执行汽车认证标准与法规,能从源头普及、增强社会上人们使用车辆的法规意识,并能有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