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罗屿作业区港口铁路支线方案优化1 前言湄洲湾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根据《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湄洲湾将重点发展石化、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修造船等临港工业,建设成为具有大宗干散、液散等货物储备、中转、运输功能的综合性港口。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位于湄洲湾北岸中部,作业区前沿海域宽阔、深槽稳定,地质优良、掩护条件好,是理想的建港场所。2 港口的性质与功能罗屿作业区以矿石等大宗干散货运输为主,重点为后方临港产业开发和腹地大宗散货转运服务,逐步发展成为服务水平高、通过能力大、辐射范围广的现代化散货物流中心。根据罗屿作业区的性质、 作用以及经济社会对其发展要求,罗屿作业区将具备装卸配储、中转、 运输组织管理、综合服务等功能。3 集疏运量预测罗屿作业区货种以矿石、煤炭、木片等大宗干散货为主,兼顾钢材、机械设备、纸浆等件杂货,根据中交水规院2008 年对福建、江西、湖南等腹地经济运量调研和分析预测,罗屿作业区到 2015 年货物吞吐量约2930 万 t ,2020 年约 4840 万 t ,2030 年预计为8300 万 t ,罗屿作业区集疏运主要依靠公路、铁路、皮带输送机运输,其中铁路运量2030 年将达 3390 万 t 。4 罗屿作业区规划罗屿岛天然面积0.86 km2,环岛天然岸线长度4.4km。规划形成人工岸线约8.5km,其中西侧及西北侧岸线水深条件最优,天然水深多在15~25m,为主要的深水码头岸线(长约4.2km ),规划建设5~25 万 t 级大型专业化干散货泊位(见表1 和图 1),港口通过能力将超过1 亿吨。通过填海工程在罗屿岛南北部形成约4.67km2 的陆域(纵深约500~1000m),用于码头装卸、堆场、公路铁路装卸、管理商务及生产辅助等区域的建设,再通过公路、铁路、皮带机把罗屿岛与后方陆域有效连接。表 1 罗屿作业区泊位规划一览表编号泊位等级(DWT)泊位数泊位长度 (m)规划能力( 万吨)货种1~7#5~15 万718445000散货8~9#25 万27503200散货10~11#10 万25901600散货12~15#5 万41005500散货总计154189103005 陆岛连接方案罗屿作业区原规划陆岛连接方案自塔林至罗屿中部架设公路、铁路和皮带机三座桥,上岛后铁路分叉一条进入8#、9#泊位,一条平行于西侧岸线(见图1)。原方案在设计时,仅考虑罗屿作业区 9#、10#泊位的使用需求,未考虑整岛开发需要,因此选择距离最近的连接方案。随着湄洲湾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港区可与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机场等有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