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本概况黑山国有林场位于江永、江华、道县三县之间的萌渚岭山脉铜山岭西北坡。地理坐标东经111 ° 29 ′--111 ° 31 ′ ,北纬25 ° 13 ′--25 °15 ′ ,全场东西宽约 6.6 公里,南北长约 7.7 公里,总面积 2768.8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327.8公顷。东与江华县桥头铺镇为邻,西与江永县上江圩镇毗邻,南与江永县黄甲岭乡相接,北与道县祥霖铺镇交界。江永县黑山国有林场始建于1974年,1991年根据省林业厅湘林场[1991]2号文件批准纳入国有林场行业管理。行政区域辖管六个工区和一个行政村,场部驻老屋场工区,位于县城东南10 公里处。黑山国有林场属于以社会效益为主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定性为企业管理的正科级单位,业务隶属市林业局领导,行政隶属江永县人民政府领导。二、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林场境中、低山地貌占绝对优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群山起伏,沟谷纵横,最高海拨铜山岭967.4 米,最低海拨东宅自然村218.1 米,相对高差 749.3 米,岩石主要为石灰岩、花岗岩等。2、气候、水文黑山国有林场气候属中亚热带南缘季风湿润气候。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严寒期短,生长期长;年雨季明显,但降水量分配不均,多年前涝后旱;光照充足,但温光水配合不协调。据县气象局的1991 年~2008 年资料记录统计 :年平均气温约 18.4 ℃,年降水量 1586.7毫米,多集中在六、七两个月,年日照1453.6小时,无霜期 302 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霜灾、冰雪雨冻灾等。3、土壤黑山国有林场境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花岗岩、砂岩风化物。土壤主要以红壤为主, 海拨 218 ~400 米为红壤区, 400 ~600 米为黄红壤区,600 ~960米为山地黄壤区。土壤受高温、多雨及植被的影响,淋溶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丰富,速效磷含量缺乏。石砾含量 10 ~15% ,土层厚度一般在 70 ~100 厘米,呈酸性。土壤深厚肥沃,土质较疏松,通透性良好,适宜林木生长。4、植被本区属于常绿阔叶林区,原生植物被人为破坏严重,原生植物已不复存在,被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替代。人工林主要以杉、松、柑、柚为主,天然次生林以松科、壳斗科植物为主。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国外松、擦木、樟树、枫香、栎类、银木荷、泡桐、枫、南酸枣;灌木树种有檵木、柃木、杜鹃、盐肤子、胡枝子、冻绿等;地被物有蕨类、铁芒箕、五节芒等;竹类有零星毛竹和楠竹等;果木类主要有柑桔、橙子、香柚、桃子、梨子、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