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下第一章演化的自然【知识要点】第 1 节宇宙的起源1.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2. 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大约150 亿年前宇宙形成。 无论地球上观察, 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 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宇宙无中心。3. 宇宙的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4. 英国人史蒂芬· 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5.1957 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1. 托勒密与“地心说”;哥白尼与“日心说” 。2. 银河系中大约有 2000 多亿颗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而且银河系外, 还有河外星系。因此,太阳只是银河系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3. 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太阳是太阳系是质量最大的天体。(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②太阳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由近到远)。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和土星,它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周围有一圈明亮的光环。土星的卫星最多;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很重要哦)③各行星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慧星自东向西公转,又叫“扫把星”)。4. 太阳系的形成:“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 同向性 —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 共面性 —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近圆性 —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系行星公转特点有三个,其中同向性与共面性是星云说提出的依据)。5. 星云是广泛存在于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之中的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6.第 3 节 恒星的一生1. 繁星满天,绝大多数是恒星(由聚变,又叫热核反应提供能量)。恒星的体积相差悬殊。恒星的颜色不同,是由于它们表面的温度不同。颜色由深到浅,温度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其它行星系宇宙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升高。一般来说,发红光的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