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名词解释田间持水量 :13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是土壤中对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指标,常把它作为灌水定额的依据。土壤水分特征曲线:15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用原状土样,测定其不同含水量时的土壤水吸力相应值,并绘制成曲线。作物需水量: 25包含生理和生态两个方面的需水量。通常认为其为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29指高度一致、 生长旺盛、 完全覆盖地面而不缺水的绿色草地的蒸发蒸腾量。它不受土壤含水量和作物种类的影响。作物系数: 32 某时段作物蒸发蒸腾量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之比。灌溉制度:36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制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灌水定额: 36 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 36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50指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所消耗的水资源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非充分灌溉: 52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如何合理分配有限水量,以获得较高产量或效益;或使缺水造成的减产损失减少。灌水率: 56 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灌溉用水量: 55指某一灌溉面积上需要从水源提供的水量。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在灌水时,我们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需要调节控制的土壤层深度。灌水方法: 59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内土壤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也指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形式。灌水技术: 59指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微灌: 60指利用一套专门设备,将经过滤的灌溉水加低压或利用地形落差自压,通过管道系统输送至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的流量均匀、缓慢的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表面土壤或地表下土壤。喷灌: 59利用一套专门设备将灌溉水加压或利用地形高差自压,并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压力水至喷洒装置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如降雨落到地面,随后主要借毛细管力和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土壤湿润比 :在土壤计划湿润土层内,湿润土体与总土体之比。地面灌水方法:指灌溉水通过田间沟渠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是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有畦灌、沟灌、淹灌、膜上灌、格田灌。喷灌强度: 81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