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火神派治疗痹症的医方2011-08-17 16:51:49| 分类:中医医案| 标签:|字号 大中小 订阅一.乌附麻辛桂姜汤处方:制川乌 10 —— 60g 制附子 10—— 60g 麻黄 10g 细辛 10g 桂枝 30g 干姜 10—— 30g 甘草 10—— 30g 蜂蜜 30—— 120g 川乌、附子加蜂蜜与水后,先煎1—— 4 小时,以不麻口为度,后下余药再煮半小时。汤成去渣,分3 次温服。本方温经散寒,除湿宣痹。主治痛痹证。方解:方用大辛大热之川乌、附子直入少阴深处,温经散寒,开筋骨之痹;桂枝温通心阳以通脉痹;干姜温运脾阳以开肌痹;麻黄宣通肺卫以开皮痹;细辛搜剔深伏之寒,领其外达,层层宣通,又阳和烫的制方之意,即通散从皮、肉、筋、脉、骨之寒邪;从宣通气血津液角度分析,麻黄宣通气分之痹,桂枝温通血分之痹,乌附温行津液之痹,可使气血津液一齐流通。用甘草、蜂蜜,一缓筋脉拘急,一制乌附毒性,实为有制之师。注:此方为已故火神派名家、成都戴云波教授之经验方,不仅收载于《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同时也被21 世纪课程教材《方剂学》(谢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年版)所收编,表明火神派名方已经受到后世医家的研究与应用,更明显表现出火神派扶阳理念之生命活力。特别是大辛大热、有毒之方药,大剂量应用出现在教材之中,为火神派学习与寻求理论依据,找到了可靠的工具。当临床出现任何争议之时,不妨拿出教材来以利于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辨证要点:舌质淡紫发暗,苔白腻,脉沉迟细弱;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沉迟细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无力;舌淡红,苔白厚腻,脉象浮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细弱;舌质淡红,胖,边有齿痕,舌下静脉紫暗迂曲,脉沉弦滑凡痹症患者出现以上等不同舌象、脉象时均可用“乌附麻辛桂姜汤 ”治疗,但必须随症加减,灵活运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切忌生搬硬套,呆板应用。火神派应用举例:㈠.类风湿性关节炎2 / 17 刘某,女, 63 岁,退休工人。 1993 年 10 月 12 日初诊。患者全身关节疼痛10 年余,曾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遇劳或天气寒冷之季加剧,久治不愈,近3年症状有逐渐加重趋势。现症见:双膝关节及踝关节肿胀,肌肉渐渐萎缩,全身诸关节僵直酸痛,屈伸不利,双手关节弯曲变形,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痛不欲生,舌质淡紫发暗,苔白腻,脉沉迟细弱。证属顽痹气血虚衰,治宜温阳益气,散寒活血通络。方用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