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东周水库灌区”旱能浇、 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新泰市东周水库灌溉管理局二〇一二年 三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目 录1 灌区基本情况......................................................12 灌区水源分析......................................................32.1 灌区水源总量、 可利用量计算分析.............................32.2 灌区水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42.3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53 灌区灌溉制度和建设规模确定........................................64 建设内容及主要工程量..............................................95 管理规划.........................................................146 投资估算.........................................................147 效益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168 附表附图.........................................................2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 灌区基本情况东周水库灌区水源地东周水库位于新泰市境内, 在柴汶河的支流渭水河上, 东周村北。水库 1959 年修建, 1962 年废库还耕, 1972 年恢复续建, 1979 年建成蓄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189 平方公里, 总库容 8612 万方, 死库容 630 万方。 东周水库灌区地处鲁中腹地, 泰沂山脉中段, 徂徕山东南, 柴汶河上游, 位于北纬 35°37′-36°7′, 东经 117°16′-118°之间。该水库灌区 1978 年建成, 配套东、 西干渠共 58 公里, 支渠 65 公里, 干支渠系建筑物 594 座, 田间配套斗、 毛渠较齐全, 设计灌溉面积 13 万亩, 实际达到 8 万亩, 灌溉面积包括青云、 泉沟、 汶南、 翟镇、 羊流等乡镇办事处大批良田和数百家企事业单位 。灌区内人口 45 万, 耕地总面积 33 万亩, 工农业总产值达六十亿元, 是新泰市经济和文化事业进展的龙头。该灌区已建成运行 30 年, 老化损坏严重, 现有的干支渠系建筑物完好率仅20%, 干支渠道工程完好率 40%, 当前, 只有部分灌渠发挥作用, 主要以井灌为主, 能耗高, 效益低, 由于采纳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水的利用率不高, 仅为0.5左右。斗农排水沟道配套比较完善, 但淤积比较严重。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农业节水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比较健全,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