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金属探测器项目高速铁路手持金属探测器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金属探测器从电子管、晶体管乃至集成电路,有了更新换代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几乎扩大到各个领域,对工业生产及人身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金属探测器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安装在冶金、烧结、玻璃、化工、卷烟等工厂生产线的自动传送皮带上,用以检测矿石、烟草等原料中混入的废金属,保护破碎机不受损坏,此类称为工业型金属探测器;安装在银行、珠宝店和珠宝制造厂等,对过往人员进行检测,以使贵重物品不丢失及排除危险品、枪支等,此类称为安全型金属探测器。迄今为止,金属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电磁感应原理。手持金属探测器是安检过程中人身检查的重要辅助工具,用于查找旅客身上的金属物品,提高安检人员的人身检查效率。1.1手持金属探测器的基本原理1.电磁感应原理1831年8月,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软铁环两侧分别绕了两个线圈:一个为闭合回路,在导线下端附近平行放置一个磁针;另一个与电池组相连,接开关,形成有电源的闭合回路。实验发现,合上开关,磁针偏转;切断开关,磁针反向偏转,这表明在无电池组的线圈中出现了感应电流。法拉第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种非恒定的暂态效应。紧接着他做了几十个实验,把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形概括为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五类。他把这些现象正式定名为电磁感应。法拉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金属导体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与导体的导电能力成正比,他由此认识到,感应电流是由与导体性质无关的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即使没有回路,没有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依然存在。法拉第及前人的发现深刻地揭示了运动的电产生磁,运动的磁产生电这一定律。但使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不容易决定感应电流的方向。1.1手持金属探测器的基本原理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在概括了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其称为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可概括表述为: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电磁感应示意如图2-1所示。1.1手持金属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如果回路上的感应电流是穿过该回路的磁通的变化引起的,那么楞次定律可具体表述为“感应电流在回路中产生的磁通量总是反抗(或阻碍)原磁通的变化”,这称为通量表述,这里感应电流的效果是在回路中产生了磁通量,而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则是“原磁通的变化”。如果感应电流是由组成回路的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的,那么楞次定律可具体表述为“运动导体上的感应电流受的磁场力(安培力)总是反抗(或阻碍)导体的运动”,这称为力表述,这里感应电流的效果是受到磁场力,而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1.1手持金属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如图2-2所示,在环形导体的上边有一块永久磁铁,其南极指向环形导体。若将磁铁往环形导体方向推进,则通过环形导体的磁通量会增大。根据楞次定律,从磁铁上方往环形导体看,感应电流会呈逆时针方向。这是因为呈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会使总磁场比磁铁的磁场微弱,从而抵抗磁通量的改变;若将磁铁往反方向拉离环形导体,则通过环圈的磁通量会减小。根据楞次定律,从磁铁上方往环形导体看,感应电流呈顺时针方向。这是因为呈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会使总磁场比磁铁的磁场强,从而抵抗磁通量的改变。此外,改变磁铁磁性强度和环形导体面积的大小,感应电流方向亦会随之发生改变。1.1手持金属探测器的基本原理2.手持金属探测器的工作原理(1)主要结构。手持金属探测器如图2-3所示,它由高频振荡器、振荡检测器、音频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器等组成。(2)探测原理。当手持金属探测器靠近金属物体时,由于电磁感应现象,金属导体中会产生涡电流,涡电流能使振荡回路中的能量损耗增大,正反馈减弱,处于临界状态的振荡器振荡减弱,甚至无法维持振荡所需的最低能量而停振。如果能检测出这种变化,并将其转换成声音信号,根据声音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