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教案 (Animal Pathology ) 学分:2.0 总课时: 20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 第四-五学期 教学课题 第一章 绪论 教 材 兽医病理学(第二版)、动物病理学学习指导书(第二版) 教学目的 1.了解动物病理学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2.掌握疾病的概念、经过与结局 3.简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课时安排 3 学时 教学方法 讲 授 教学重点 1.动物病理学概念; 2.动物病理学研究方法; 3.动物病理学的任务; 4.动物病理学的内容 5.疾病的概念; 6.疾病的分类; 7.疾病发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病因、发病条件和诱因三者的区别 小结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从畜禽形态、机能和代谢变化,从而探讨疾病发生的本质,为疾病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思考题 1.病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2.动物病理学研究方法? 教学课题 第一章 绪论 教 材 兽医病理学(第二版)、动物病理学学习指导书(第二版) 教学目的 1.了解动物病理学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2.掌握疾病的概念、经过与结局 3.简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课时安排 3 学时 教学方法 讲 授 教学重点 1.动物病理学概念; 2.动物病理学研究方法; 3.动物病理学的任务; 4.动物病理学的内容 5.疾病的概念; 6.疾病的分类; 7.疾病发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病因、发病条件和诱因三者的区别 小结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从畜禽形态、机能和代谢变化,从而探讨疾病发生的本质,为疾病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病理学的范畴看,疾病是机体组织或细胞水平的异常,即病理学变化。 思考题 1.动物病理学研究方法? 2.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教学课题 第二章 组织细胞基本病理 教 材 兽医病理学(第二版)、动物病理学学习指导书(第二版) 教学目的 1 . 掌握细胞肿胀(颗粒变性,空泡变性),脂肪变性及易发器官,病理变化。 2 .掌握坏死、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概念,坏死的病变特征及其坏死类型。 课时安排 4 学时 教学方法 讲 授 教学重点 1 .溶酶体与疾病的关系; 2 .萎缩的分类; 3 .变性的类型和病理特征; 4 .坏死的类型与病理特征 教学难点 1 .细胞核与疾病的关系; 2 .坏死与凋亡的区别 小结 从超微结构水平理解细胞损伤性刺激的反应,首先简述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基本超微病理变化。“槟榔肝”、“虎斑心”透明变性物质称为透明蛋白,淀粉样变常发生于脾、肾、肝和淋巴结等器官。细胞的损伤是组织内物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