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助焊剂评估项目及方法

助焊剂评估项目及方法_第1页
1/9
助焊剂评估项目及方法_第2页
2/9
助焊剂评估项目及方法_第3页
3/9
flux 评估项目及方法 1.目的:规范助焊剂导入流程,测试助焊剂性能,确认并确保焊点各项可靠度要求 2.范围:波焊锡炉制程与小锡炉制程。 3.相关资料: ANSI/J-STD-004,IPC-TM-650,IPC-A-610D, Bell core TR-NWT-000078 4.定义:无。 5.作业程序与权责:如果 IPC-TM-650 测试法有更新,以最新 IPC 规定为主。 5.1.作业流程 5.1.1.发出评估邀请函,请厂商提供合适于 XX 基本要求无铅 Flux 型号 5.1.2.小批量测试(2~10pcs) 5.1.3.请厂商提供基础测试报告. 5.1.4.200pcs 量试 5.1.5.Flux 可靠性测试(第三方测试) 5.1.6.开立 PCN,PCR 量试 1 条线 5.1.7.逐步导入所有线别 以上流程 5.1.2~5.1.7 如未通过,则请厂商改良助焊剂,重复 5.1.1.具体流程图如下 5.3. 5.2.测试方法 5.2.1.铜镜测试(Copper Mirror Test):助焊剂之侵蚀特性必须符合IPC-TM-650测试法2.3.32所示,如附件一。 5.2.2.铬酸银试纸测试(Chlorides and Bromides by Silver Chromate Method):氯与溴必须符合 IPC-TM-650 测试法 2.3.33 所示,如附件二。 5.2.3.污点测试(Fluorides By Spot Test):氟必须符合 IPC-TM-650 测试法 2.3.35.1 所示,如附件三。 5.2.4.侵蚀测试(Corrosion Test):助焊剂侵蚀残余必须符合 IPC-TM-650 测试法 2.6.15 所示,如附件四。 5.2.5.表面绝缘组抗(Surface Insulation Resistance (SIR) Test):助焊剂之表面绝缘组抗必须符合 IPC-TM-650 测试法 2.6.3.3 所示,如附件五。 5.2.6.电迁移(Electrochemical Migration Resistance Test):电迁移必须符合 IPC-TM-650 测试法 2.6.14.1 如附件六 5.2.7.助焊剂残留特性测试: 5.2.7.1.外观测试:使用量试助焊剂上线生产后,取3 PCS 置于 Chamber 中,于 55℃/85% R.H.下作 Burn-in 24 小时后进行外观检验。 5.2.7.2.判定标准:残留造成外观不良:目视 PCB 表面是否产生白粉残留,或是否有防焊漆剥落的现象,若有,则不予承认。 5.2.8.兼容性测试:测试与现使用中的助焊剂清洁剂是否因不兼容而产生新的化学物质,导致SIR fail. 测试方法同 5.2.5 IPC-TM-650 测试法 2.3.33. 5.2.9.不含 ROHS 有害物(SGS 报告). Cadmium. Less than 100ppm ;Mercury. Less than 1000pp;Lead. Less than 1000ppm;Hexavalent Chromium. Less than 1000ppm;PBB. Less than 1000ppm;PBDE. Less than 1000pp...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助焊剂评估项目及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