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发〔2006〕58号目录一、序言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发展目标(三)总体部署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一)土地资源领域1.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2.土地制度和政策研究3.数字化土地调查技术与方法4.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5.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6.土地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7.土地标准体系建设(二)油气资源领域1.油气资源战略评价2.陆上油气资源成藏规律研究3.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开发研究4.油气勘查技术(三)固体矿产资源领域1.地下2Km深度先进高效矿产勘查新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2.重点成矿带成矿地球动力学与成矿预测研究3.重要成矿区(带)关键地质问题研究4.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5.矿产开发利用管理技术6.全球矿产资源研究(四)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领域1.区域含水层精细探测与水资源评价技术2.区域(流域)水循环与水土资源合理配置3.矿山环境风险评估与整治4.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应用技术5.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理论与技术方法6.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及治理工程技术7.重点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保护技术方法(五)基础地质领域1.数字化区域地质调查技术开发2.基础性地质研究3.海洋基础地质研究4.城市立体地质调查关键问题研究5.典型岩溶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六)国土资源管理领域1.国土资源公共管理理论和资源资产价值理论研究2.国土资源技术政策和标准化3.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究4.国土资源发展战略研究5.国土资源政策与法律研究(七)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体系1.遥感技术开发2.遥感技术应用系统开发3.航空电磁测量技术4.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八)地面及深部探测技术体系1.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开发2.地球化学和分析测试技术开发3.钻探技术开发4.海洋地质调查技术(九)信息技术体系1.国土资源调查系统信息化2.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与交换3.国土资源信息服务4.电子政务(十)基础研究与科学前沿1.青藏高原深部作用过程与成矿2.大陆边缘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3.盆山边缘和造山带深部结构与油气4.关键地质时期古生物研究与早期生命演化5.西南岩溶生态系统中元素地球化学循环6.土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四、重大科技计划(一)土地可持续利用预警(二)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平台(三)地壳探测工程(四)中国大陆重要成矿带及矿集区成矿动力学(五)矿产资源快速调查与深部勘查技术集成(六)边缘海地质构造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评价与勘查开发关键技术(八)华北平原含水层精细探测与地下水合理利用(九)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关键技术与平台(十)国土资源空间信息网格体系五、科技创新和支持体系建设(一)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和支持体系(二)大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三)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四)完善科技运行机制六、政策措施(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二)建立规划纲要实施的新机制(三)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文化环境(四)建立多渠道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五)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六)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七)加强科普工作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方针和目标任务,制定《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目标和任务以“十一五”为主,展望到2020年。一、序言“十五”期间,国土资源科技工作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国土资源领域重大问题开展科技攻关,有力地推动了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和合理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十一五”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